表面质量既为外观质量,陶瓷制品不像金属制品在后期可以进行精加工,因此陶瓷制品表面会有一些由于工艺和人为操作产生的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对产品的物理性能不会产生影响,但严重时会影响美观使用。因此根据外观质量把产品进行分级。 我国标准对缺陷的分类: (1) 裂纹 不贯通坯、釉的细小缝隙; (2) 釉裂 釉面出现的裂纹; (3) 开裂 贯通坯和釉的裂纹; (4) 磕碰 因冲击而造成的残缺; (5) 剥边 釉层边沿的条状剥落; (6) 缺釉 有釉制品表面局部无釉; (7) 釉缕 有釉面突起的釉条或釉滴痕迹; (8) 橘釉 釉面似橘皮状、光泽较差; (9) 釉粘 有釉制品在烧成时相互粘连或与窑具粘连而造成的缺陷; (10) 釉泡 釉面可见的气泡。有破口泡、不破口泡和落泡; (11) 棕眼 釉面出现的针刺样小孔,又称针孔、毛孔; (12) 波纹 釉面呈波浪纹样的缺陷; (13) 烟熏 烧成中因烟气造成制品表面局部或全部呈灰、褐、黑等异色; (14) 色差 单件制品或同批制品之间表面色调不一致; (15) 斑点 制品表面的异色污点; (16) 熔洞 因易熔物熔融使制品表面产生的凹坑; (17) 坯粉 又称泥渣、釉渣,釉下有未除净的泥屑,釉屑而造成的缺陷; (18) 落脏 釉面附着的异物; (19) 变形 制品形状与规定不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