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名窑中的白衣王子 中国五大名窑精品馆近期入驻卓维700创意园区。同时中华“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精品也在黄陂南路700号 (近建国路)展出。参加这次展出的有国家级大师徐朝兴、陈文增、毛正聪、晋佩章、夏侯文、杨志、孔相卿等和省级大师朱文立、和焕、庞永辉、韩庆芳,孟玉松,晋晓童、杨国政、李廷怀、李占伟、韩琴、叶小春、刘思霞等的作品。展出的艺术品,每一件都是大师呕心沥血的珍品。精美的瓷器将让收藏爱好者大饱眼福。 定、官、哥、汝、钧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定窑排在最前,窃以为这是因为它是五大名窑中惟一的白瓷、也是五大名窑中历史最悠久的缘故使然。 定窑产于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在唐宋时期那里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据当地县志记载:五代以来,朝廷曾在此设立税官,专收瓷器税,号称“大窑三千六,小窑如牛毛”,其中大窑就是指官窑,小窑即民窑了。可见定窑之多,简直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其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 到了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由于连年兵灾,定窑逐渐衰落。到了南宋,皇室迁都,偏安一隅,部分工匠随之南迁,于是将定窑技术带到了景德镇,同时出现了南北两种定窑,简称南定和北定。在景德镇生产的釉色似粉,又称粉定。 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也烧制酱、红、黑等其他名贵品种,如黑瓷(黑定)、紫釉(紫定)、绿釉(绿定)、红釉(红定)等,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 定窑生产规模宏大,品种繁多。多为碗、盘、瓶、碟、盒和枕,亦产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但数量极少,主要是作为贡品进入宫廷。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定州白瓷孩儿枕”,被称为国宝,是定窑瓷器的代表作之一。 定窑的恢复非常有趣,传说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和周恩来总理谈及中国定瓷之事。在周总理的关心下,才恢复了中断800年的定窑。 定窑的恢复在五大官窑中属于比较好的,其原因在于它有一支学识渊博的创作队伍。其中陈文增就是其中的代表。 陈文增,中国陶协定陶研究院院长。生于1954年河北曲阳,家乡是当年定窑的发源地。 1978年,24岁的陈文增成为河北保定工艺美术定瓷厂的一名工人,从此,他的一生和定窑结下了不解之缘。多才多艺的陈文增是诗人、书法家,然而更是一个瓷艺大家。他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大师等荣誉与一身,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在这次五大名窑精品展中,陈文增有十来件定窑作品,无论器型、纹饰,都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 定窑的胎质薄而轻,偌大的瓷瓶,拿在手上不觉分量,这也是它与其它瓷器的又一大区别;胎色白色微黄,如同象牙状,据说定窑选择象牙白是为了更含蓄,且不晃眼,其实这种象牙黄技术难度更高,薄而坚固,且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定窑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喜爱。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纹样秀丽典雅。在上釉上表现手法很多,如积釉,形状好似泪痕,被称为“蜡泪痕”,隐现着黄绿颜色。还有一种能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称“竹丝刷纹”。 定窑的典型作品是孩儿枕。一个孩儿睡卧的瓷器,据说古时有人拿它当枕,现在故宫有藏品陈列。这次精品展中也有样品,但可惜不是陈文增的作品,据说陈文增大师正在潜心研究,争取今年上半年完成创作,与收藏爱好者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