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巨大的网。
掀开它一角的,是5月18日茅台股份(600519.SH)总经理乔洪被双规消息的证实。
按照贵州省纪委的说法,在2002年组织部分先进经销商及茅台集团部分先进工作者赴韩国观看世界杯足球赛活动中,乔洪涉嫌接受承办单位贿赂;在此之前,据媒体报道,乔洪的四弟乔建华已被贵州省纪委调查,乔洪的夫人、四弟媳、二弟也被要求协助调查;5月12日,乔洪独生子乔木也在北京被捕。
所有的信息指向同一目标:乔洪及其部分家族成员涉嫌从茅台牟利。
而与此同时,本报记者经过一周多的实地调查发现,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在茅台并非偶然——拥有56年历史的茅台,内部管理人员交杂繁复,其中不乏亲属、朋友关系。而乔洪家族,仅是其中一例。
乔建华背后的三森贸易公司
乔洪的事,应该跟他弟弟关系最大。在本报记者采访过程中,几位仁怀市当地人士的说法如出一辙。
据有关媒体报道,乔建华是最早接受调查的乔氏家族成员,时间为4月1日。而本报记者调查获悉,在接受调查之前,乔建华的一个身份是贵阳三森贸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
本报记者在贵阳市工商局查阅的资料显示,三森贸易成立于2003年4月8日,注册资金50万元。其中,乔建华的认缴出资额为45万元,占公司股权比例的90%。
成立之初,三森贸易的经营范围为包装物品、日用百货、办公用品及设备、工艺品等11项。不过,成立之后不到三个月,也就是2003年7月3日,三森贸易曾做过一次有关经营范围的变更,变更后的内容增加了一项,就是瓶装酒业务。
5月29日,记者来到工商资料中注明的三森贸易所在的贵阳市毓秀路68号佳和花园12楼DE座,办公室一位人员称,三森贸易在新年过后不久就不知搬到哪里去了,如今这里已成为其他公司的办公室。
该信息得到了佳和花园一位管理人员的证实。至于三森贸易的公司性质,该管理人员脱口而出:三森贸易就是茅台公司!因为三森就是卖茅台的。
据他介绍,三森贸易员工并不多,平时仅有2-3个工作人员。以前,还能经常看到乔建华出入,个头高高的。
这样的表述可以在工商资料中得到印证:三森贸易的雇工为2人,2006年,三森贸易资产总额为131.9万元,全年销售收入为470.5万元,利润2.72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三森贸易失踪的时间与乔建华接受调查的时间相差不多。记者曾连续拨打乔建华手机,均被转入秘书台——这与拨打乔洪手机遇到的情况相同。
上述调查获得的资料可以与乔洪事件的一条信息相印证:乔洪事发的导火索,是他的妻子和弟弟囤酒,时间就是在茅台提价的时候。
工商资料还显示,除乔四弟外,三森贸易的另一位股东为姚娱贵,持股10%,认缴出资额为5万元。
记者辗转联系到了目前在贵州师范大学车队任职的姚娱贵。姚在电话中表示,自己并不知道成为三森贸易股东的事情,但承认与乔建华相识。按他的说法,两人是十年前乔建华在贵师大读书的时候认识的,后来再没有联系。
至于更详细的情况,随后的几天里,姚娱贵一直不愿出面向记者解释。
此外,工商资料显示,尽管三森成立已有四年,但实际上乔建华与姚娱贵的实际出资一直为零。
目前,关于上述媒体报道中所涉案5名乔家人员,及其背后公司的名称、业务等内容,本报尚无法调查到更多资料。
姻亲族谱
茅台镇距离贵阳350多公里,从其所在的仁怀市乘车沿山路崎岖而下,也需要20多分钟的路程。进入茅台镇之后,尽管各种小酒厂林立,但茅台酒厂无疑是其中最庞大的一家。
茅台酒厂厂区早已与小镇融为一体。在面积仅8平方公里左右的茅台镇,茅台酒厂的车间、酒库等就占据了3400多亩。镇上居民可以随意进出茅台,厂区主干道旁,处处可见镇民开的各式小吃店以及背着背兜叫卖水果的果农。
这都勾勒出一幅镇即是厂、厂即是镇的画面。
据一位在茅台酒厂工作了20多年的中层干部介绍,茅台镇大部分家庭都有成员在茅台任职,一个家庭里多个成员在茅台工作的现象也并不少见。而企业对此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只是要求有亲属关系的职工不得在一个车间或者一个部门工作。
由于茅台酒厂常年效益都不错,职工平均年薪在4万元左右。而在茅台,作为职工福利发米、发盐等都是常事。这更吸引了茅台镇和仁怀当地居民的进入。
在茅台,如果夫妻都是酒厂职工,可以说,一年的米都不用买了。上述中层称。
而在茅台家属区附近,当记者向一些退休老职工询问有关乔洪和茅台事宜时,他们都三缄其口,并表示他们都有子女在茅台工作,厂里已经打了招呼不能说了。
不过,作为由省委从贵阳调派过来的干部,乔洪在厂里还算形单影只。基本都是他一个人在这里,老婆在贵阳,偶尔来一下。乔洪曾经的邻居告诉记者。
在职工的眼里,茅台部分领导的许多亲戚在茅台工作也为大家所熟知,因为他是茅台土生土长的嘛!
内部人控制溯源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尹伯成曾撰文认为,内部人控制是指,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公司中,当出资人不能有效地对经理人员(经营者)的个人行为进行最终控制时,经营者就可能利用这种控制权来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侵犯、损害委托人(股东)的利益。
他同时表示,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的成因与西方国家不同,在西方,股权集中有利于防止内部人控制问题,但在我国股权集中反而强化了内部人控制。这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股权集中反倒成为内部人控制滋生和泛滥的温床。
尹伯成在自己的文章中认为,国有企业财产名义上是属于全国13亿人民所有的,但实际上人人都没有所有权,这就是所有者缺位。在这种情况下,国企财产实际上是层层委托给各级政府负责管理的,并由政府授权给某一机构管理。这些国企中一些公司改制上市了,但国有股总占大头,这种改制上市并没有解决产权不清、所有者缺位问题。
就茅台而言,在上市公司茅台股份中,作为国有大股东的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其61.78%的股份。而茅台酒厂本身,迄今为止仍是贵州省国资委旗下的国有独资公司。
记者发现,与国内不少上市公司存在相同问题的是,茅台15名董事会成员,除了2位独立董事与其他3位董事外,其余全是由原企业的管理人员的原班人马组成,其内部人控制度(内部董事人数/董事会成员总数)近70%。
不过,贵州省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胡晓登认为,内部人控制现象在国有上市企业中大量存在,茅台并不是一个特例。
而不少专家都认为,要真正解决我国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就必须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实现股权多元化。
事实上,茅台股份公司股权多元化,一直没有停止过。国内外有很多战略投资者与茅台谈过,但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在三年前就曾表示,这不是保密的问题,真的是太敏感了。
但是,作为国酒的茅台,无论是经济地位还是行政地位,都注定了其股权多元化道路的漫长不易。最近,贵州省国资委一位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对于茅台酒厂股权多元化,国资委一直有考虑,但现在并无具体实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