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甲杯山窑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屈斗宫德化窑址的保护范围,位于浔中镇宝美村东南、甲杯山的北坡,以往曾对其进行过多次考古调查,在此采集到象牙白梅花杯等遗物,因此确定这是一处明代窑址。近年来因当地附近的基建对窑址分布的范围有所涉及,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由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部与德化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德化陶瓷博物馆组成考古发掘队,于2001年5月上旬至6月下旬,对甲杯山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总计发掘面积约120平方米,揭露出有叠压打破关系的窑炉遗迹三座,出土一批窑具和瓷器标本(图一)。
▲图一 甲杯山窑炉遗迹
此次发掘揭露的三座窑炉遗迹,按其自上而下的叠压、打破顺序,分别编号为Y1、Y2、Y3。
Y3:被Y1、Y2叠压打破,为保存较完整的Y1、Y2遗迹,仅揭露了Y3窑炉后段的一小部分窑底和南壁,残长1.6米,为砂土质结构,已烧结成青灰色,平均厚度约6厘米;紧贴底、壁外侧的是一层约4厘米厚的红烧土层,是由于窑炉内的高温烘烤形成的;窑底铺砂。因发掘揭露的遗迹部分太少,无法了解、确定它的实际结构。Y3窑底出土的遗物皆青白瓷,有模制的饼足碗、印花卷草纹洗等(图二)。出土遗物的造型、装饰风格与屈斗宫窑址所出的相同,因此推断Y3的时代与其大致相当、应为元代。
▲图二 Y3出土青白釉瓷器
Y1、Y2的平面形状略呈前窄后宽的倒梯形,二者的窑头和窑室的前段均残,中、后段保存尚好,残存部分的宽度为2.5-3.6米。Y1、Y2的窑室都分间,各间的进深差别不大,在3.2-3.4米之间;窑墙的结构基本上都是单砖平铺错缝顺砌;窑砖大部分为平面楔形,主要有两种规格,分别为大头21、小头18、长19、厚6厘米和大头20、小头18、长21、厚5-6厘米;窑室隔墙为单砖平铺顺砌,残高76厘米;隔墙下有通火孔9-11个,孔为竖长方形,高约32、宽10厘米,两侧的通火孔紧贴窑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