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测鉴定,无非是看器型、纹饰、胎、釉、彩、工艺等等,但是不同的眼光看到的层次是不一样的。比如青花的呈色,初学者也许根本无法区分出元明清各期的区别,但对一个合格的鉴定师来说,他不但应当能一眼分出哪是永宣,哪是成弘,哪是嘉万,哪是康雍,而且应当能看出每一分期之间共同点前提下的细微差异。如果再结合胎、釉、彩、工艺、纹饰等要素综合考虑,对于常规鉴定应该是绰绰有余的。许多高手之所以打眼,并不是因为目测鉴定不行了,而是因为看得太粗,满足于一些已经被造假者破译的小窍门、小经验,而缺少系统、科学的训练。
人们往往误以为见得多了就一定眼力好,其实不一定,关键是看你在鉴定对象上用心的深度及方法的科学与否。比如清代后期的民窑,存世很多,曾经进入过我们视线的不计其数,但是很少有人能说清它们,原因是绝大多数人都是看过拉倒,所谓的熟视无睹。同理,如果仅仅满足于老师或书本传授的那几条秘诀,以为所有人眼睛能够看到的都是自己理解的那一点,就会在高仿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误以为眼学不管用了,以为只有乞灵于FAXE之类才是古瓷鉴定的出路。其实毛病不是出在眼学本身,而是我们自己。
道理再浅显不过:如果你无法目测出一件古瓷的真伪,只能说明你还需要提高;而一旦能分辨所有古瓷的真伪了,还要仪器何用﹖只有一种情况下需要仪器,那就是当一个对象缺少参照物的时候。当然,对一般收藏者来说,如果有一种仪器,毫无损伤地就能准确分辨出鉴定对象的年代,而且方便经济,那再好不过。问题是,一旦作伪者掌握了对付这种测试工具的手段,那它反而可能成了猎捕你的绳套。不得不防。
登高才能望远,这是指见识一定要广,否则难免一叶障目,囿于成见;同样,见微方可知著,当我们的目光穿越已经烂熟的表层,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这里还想再重复一遍:古瓷上的许多细微特征,仿制者即便知道也是无能为力的。比如,他们找不到与当年一样的天然矿源如景德镇元明两代的麻仓土,如苏麻离青,难建龙窑,缺少槎柴,更主要出不了那种下意识的手势、笔墨功夫、审美“基因”以及说不清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各代烧窑师傅秘而不宣的烧火习惯经验,等等。此外,任何原创意味和摹仿意味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原味的空灵、松弛、随意,仿意的生涩、夸张、左顾右盼,都会从细枝末节上表现出来。有时尽管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局面,但是只要通盘考虑,走眼的概率是可以降到最低限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