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王吉怀研究员等一行9人的考古队伍先期入驻蚌埠市禹会村,于今日同来自安徽大学的9名考古学专业研究生共同组成禹墟发掘工作组,计划将于明日正式开始对蚌埠禹墟展开挖掘工作。因为历史上关于大禹的大量传说,或是口头流传或有文字记录,都与禹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此次发掘备受世人瞩目。负责此次禹墟发掘的王吉怀研究员表示,此次发掘主要目的是找到大禹所生活的龙山文化时期在淮河流域的遗迹、遗存,而并非专程为“大禹”而来。对于此次发掘是否会证实历史上多个关于大禹的传说,王研究员显得十分保守和谨慎。
发掘从传说中“禹会诸侯”处开始
黑云压顶、瘴气翻滚,传说禹率众劈开山脉,淮河水顿时倾泻而出,不再泛滥,劈开的山也变成了今天的荆山和涂山,禹会村的陈育新老人指着前方两座山脉极富表现力地演绎着在当地流传颇广的传说,力图让记者确信,脚下的自家那已被砍掉的一亩桃园正是当年大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圣地。当地的农民更是从禹会村的村名、北面的荆、涂二山以及那些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中提炼出一条条线索和踪迹,试图让大禹这个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人物与淮河河畔这个小村庄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具体、确凿。
陈育新老人昨日将自己的桃树砍去后,显得十分骄傲。因为他一直认为,考古队这次征用他家桃园,正是因为桃园的地下是禹墟,考古队希望从中找到当年大禹留下的活动遗迹。而这个概念却没有得到王吉怀的认同,负责此次发掘的王研究员认为,发掘的目的是为了大禹所生活的龙山文化时期的一切祖先留下的遗迹和遗存,从而证明龙山文化在淮河流域的存在和影响。“无论是大禹留下的还是当年别人留下的”只要能找到任何龙山文化遗迹,此次发掘的意义都是重大的。同时,只要能够证明在该地区确实有龙山文化的存在,也能从时间上,给大禹与禹墟之间目前十分微妙的关系找到支撑。
“禹会诸侯”处地下80厘米确存夯土层
据了解,2001年,蚌埠市文物部门在之前当地村民普遍认同的“禹会诸侯”处,也就是早年陈育新家种植桃树的那座一亩大小的土丘上竖起了一座“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而名称则有意写作“禹会村遗址”。据该市文物部门介绍,当时这样做,是在没有出土任何与大禹个人有关的实物证据之前,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将禹会村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保护起来。同时,蚌埠市文物部门对此次发掘的成功、“禹会村遗址”的升格充满了信心。
王吉怀研究员则告诉记者,禹会村是否因一段大禹会诸侯的历史在此发生而得名,尚无从考证,目前关于大禹治水和大禹会诸侯的地点在学界有很多争论。可是从前期出土的鬼脸鼎足、长条侧三角凹鼎足以及陶片等文物看,在淮河东岸、位于禹会村以南的地区可能存在着大约50万平方米的龙山文化遗迹,而这里被称为禹墟。此次考古之所以选择禹墟的北缘,传说中禹会诸侯的地方,是因为先期钻探发现,该处存在着一个“T”字型的夯土层。夯土层古代主要是大型宫殿、房屋、围墙等地面建筑留下的,该夯土层位于地表下约80~90厘米,面积大约在1300平米左右。
考古队首先将从“T”型的东侧入手,拉出约10个探方,也就是大约250平米的范围,试图找到夯土层上下的文化层,也就是遗迹、遗存,从而推断该夯土层的年代。据了解,夯土层最早将于5月2日前后与“世人”见面。至于夯土层是否就是当年禹与各个诸侯共襄盛举的地方,王吉怀表示,除非在夯土层上有确凿的证据出现,否则,这仍将是一谜团。
禹墟考古是为龙山文化而来
据王吉怀研究员介绍,禹墟发掘研究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作为淮河聚落研究的重头戏,已被确定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组成部分。目前,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都发现了龙山时代文化的遗址,但淮河流域至今仍未发现。根据他们前期所做的实地调研,在禹墟遗址的一些地方发现了龙山文化时期的陶片。这些陶片既有北方龙山文化时期的特点,又融入了长江流域,也就是南方龙山文化的诸多因素。据此判断,淮河流域早在四千多年前,很可能就是北方文明和南方文明交汇碰撞的地方。同时,正是因为碰撞,可能使得此处产生最为全面、精彩的龙山文化。(记者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