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扩大出口”曾是多年来我国外贸行业的一句口号。然而今天,我国外贸行业长期以来的这种政策指向,可能已经不太适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毫无疑问,从海关统计的数字上看,外贸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名副其实的动力。但外贸这驾马车所显现的持续强劲动力,又会让许多经济学家开始感到担忧。一些经济学家担心“多出少进”的外贸格局所反映出来的我国经济对外需的进一步依赖会给中国经济带来隐忧。
“大而不强”是我国的外贸出口不争的事实。高额的外贸顺差有可能成为我国经济健康运行中的一种暗藏的风险,我们更应当从多个视角考察贸易顺差带给我国经济的实际影响。
多方因素共推今年高顺差 根据我国海关的最新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实现进出口总额6450亿美元,增长23.2%。其中出口3423亿美元,增长32.7%。与此同时,上半年进口增长大幅回落,累计进口3027亿美元,增长14%,增幅低于去年同期29个百分点,低于出口18.7个百分点。在出口快速增长和进口增幅回落的影响下,上半年我国贸易顺差达到396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尽管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是延续了近3年来的快速增长态势,但如此飘红的顺差,却是近几年来的少见。上半年396亿美元的高顺差是由国内外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的增长给我国的出口企业创造了较好的出口环境。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5.1%,达到了近20年来的最高点。尽管今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延续了去年较高的增长态势。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美国、欧盟及日本今年以来经济一直处于延续复苏态势。而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上半年来仍在较低价位徘徊,弱势一直难以扭转,这使得我国出口产品保持着价格上的优势。
另外,今年我国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民营企业外贸出口的积极性,这也成为上半年我国出口大幅攀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理性看待高顺差 上半年的“多出少进”带来了396亿美元的高顺差。据估计,今年全年,我国的外贸顺差将有望突破800亿美元。今年将是我国自1994年起的连续第12年贸易顺差年,然而,这么高的外贸顺差却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在目前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对于外贸顺差应该用多维的视角来理性看待。 纺织品出口一向是我国外贸出口的主力军。
然而,今年上半年,中国众多纺织品出口商们虽然大都享受到了纺织品配额取消所带来的出口收益,但日子过得却并不轻松。中国与欧盟与美国之间由于纺织品贸易摩擦所进行的一轮轮磋商给他们的经营带来变数。纺织品行业在国际市场上所遭遇的纠纷正是中国外贸获得巨额顺差后,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磨擦加剧的一个缩影。而这正是巨大外贸逆差带给我们的最直接的一个负面影响。 事实上,不仅仅是纺织品,包括中国的鞋类、家具、钢铁等产品都曾是中国与贸易伙伴摩擦的主角。
目前,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大有升温之势。随着中国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国际上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范围将更宽,涉案金额更大,波及行业更敏感,涉及的国家也更多。据商务部公布的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美国发起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337调查”共有11起,其中有关中国的就有5起。6月30日,欧盟对中国产劳保鞋进行调查,8月13日欧盟将实施两个有关电气产品环保回收的指令,这无疑会对中国的机电产品出口产生重大影响……我国所面临的外贸摩擦无疑使出口企业成本和风险损失大大增加。
除了可能召来贸易伙伴的贸易报复外,巨额外贸顺差的最大潜在风险则是由此所产生的我国经济越来越重的外贸依存度。目前贸易顺差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有关数据显示,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即外贸依存度年年攀高:2002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51%,2003年为60%,2004年超过70%。 外需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增大,会使中国经济更易受到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
“大而不强”局面亟待改变 尽管目前我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的地位,但我们并非贸易强国。事实上,目前我国仅仅是从贸易规模上达到了世界前列,贸易水平还很低,贸易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出口产品的盈利水平也较低。正如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所说,当前我国对外出口的高速增长主要不是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水平实现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国出口主要是资源推动型、数量推动型的出口而不是技术、科技推动型效率推动型的出口。 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院发表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也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出口商品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缺少具有影响力的自有出口品牌,附加值较低的产品仍然占较大比重,营销网络大多掌握在外商手中,很多产品出口获得的比较利益不高,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上处于低端环节。
在“大而不强”的局面下,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对于中国经济所带来的外部风险,不能不让人警惕。在目前外贸增长对经济贡献作用不断扩大的情况,我们最需要做的是转变中国外贸的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外贸行业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以避免外贸行业的起落,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