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3年纪念林炳烧成革新九百年筹备会上的发言
探索林炳烧成革新,离不开历史的基础、社会背景及其影响,历史地联系起来观察。
一、继承前人成果而发扬光大
从德化境内出土的纹陶片、青釉陶片和生产工具证实,在距今三、四千年前。已有人群聚居,并已从事陶瓷生产和使用。在石牌格古窑址出土的青釉谷仓、壶、罐器物,比照古标本,属相当于魏晋作风的产品(220—419)。距今一千七百多年,这是秦汉时(公元前246—219)的衣冠南下,加之战乱,曾有九十多万北人南移,使中原制陶技术在南方开花结果。至唐末、五代(618—959)中原战乱,北人又大批南移。泗滨颜姓始祖颜芳(787—860)已来在梅岭制瓷。唐朝末的颜化采著《陶业法绘梅岭图》在传授技艺。在浔中等地四座古墓中,出土八件青釉双复系盎口壶、双耳罐、假圈脚碗等,比照古标本,与东晋南北朝和唐代的作风类同。过后又陆续采集到唐、五代作风的标本。在此基础上,光大德化的瓷业。
二、林炳的祖上何时定居德化?
据唐·贞观六年(631)温产博撰的块、《林氏正宗源流族谱》序及明·永乐十八年(1420)闽县林氏裔孙所撰的<晋安世谱校正》序,均载:“福建的林姓是比干之遗腹子林坚第五十七世孙林禄,在晋室东迁时。从徐州辗转开基福建的”。又载:“永嘉(307—312)南迁,晋安族姓闽中推第一”。又载:“其散处:侯官、福唐、长乐、连江、温陵、南安、德化、惠安、龙溪、漳埔等地”。永嘉是晋怀帝年号,司马氏灭汉建晋,汉兵不服,在平阳建汉都,刘渊称汉光武帝(308),三年(311)发兵攻陷晋都洛阳,活捉晋怀帝,于五年(313)把他杀了,引起晋室东迁。
林禄迁闽时任晋安(福州)太守,死在任上,追封晋安郡王。到各地做官的已是林禄的十三世孙。就是说林炳的祖上来德化做官,约在唐太宗至武后之间(627—712)。效百年后,因故举族外迁。仅留事瓷的林炳,也因往江西传技而音信沓冥。后来,又从仙游迁来西河林,灯号虽不同,都是林禄的儿子林景、林遏在不同地所传,属林禄血统,千枝万叶同一根。
三、林炳祖上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
林炳祖上所处的是德化建县前的归德场(785—933),从唐德宗建中二年(782)起,一百年间换了十个皇帝。战乱不休,强加的兵、役、饷压得民不堪重负丽逃散。唐末有首写照诗:“天下百姓哀号于道路,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
王审知做闽王后(895),拒绝卷人中原战乱,让民休养生息,民绝处逢生,农瓷又振兴。史载闽王的农官颜仁郁的政绩称:。政荒民散郁抚之,一年襁负至,二年田菜辟,三年民用足”。是说颜仁郁一上任,便施德政,减免身丁税,做好劝归劝耕工作,头年民陆续带家口回乡来,次年荒芜的田园都得到垦种,只三年时间,就粮丰瓷兴,民安居乐业。颜仁郁察视民情后写了《赞神曲》,首旬:“村南村北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反映出在惠民德政护荫下,四处都在舂瓷土,家家耕田又制瓷,粮丰是饱腹根本,瓷兴属日用财源。尾句,“县里归来传好语,黄纸续放身丁钱。”是说从官署议事回来。为让民继续休养生息,忙着写再减免身丁税的告示。又经过许多年的奋发,到林炳时,德化地面,已发展到多处具备相当规模的专营瓷作坊、窑场。
王审知开辟福州甘棠港后,与泉州港都是当时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宋·元丰(1078—1085)间,陈偁复知泉州,请立市舶司,力拓泉州港海外交通。从航行中遇难沉没的船只里遗留的我国外销商品中,以陶瓷为大宗,属德化窑的有四百零五件,可见当时的德化瓷器,主要是作为外销商品的。海外贸易的不断繁荣,予德化瓷业发展以生机。
据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苏钦为《苏姓族谱》所写的序中有:“此前。苏姓已有人迁台湾了。”显然是他们的先辈到台湾去做瓷器生意。并经水路转销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去,看到经台湾中转瓷器生意好赚,恋栈而定居下来的。在以土地为生的人,背乡离井是不得已的,死也不愿埋骨他乡。总要叶落归根。只有到第三代乡情淡了,才定居。这些迁台的苏姓人的祖辈,正是林炳的同时代人。
宋朝廷的财政改革,给瓷业发展以特大机遇。宋廷原规定出口“以金、银、缗线、铅、杂色帛、瓷……等。”过后财政困难,又规定;“凡购买外货,不用金银铜币,以帛、锦、瓷、漆之属博易。”瓷从第六位升为第三位,可见朝廷需要更大量的瓷器出口,而当时的小窑承担不了重任,启动了林炳拱大窑烧成应所需的构想,呕心沥血不拱成不罢休。时势造英雄,英雄的业绩被社会公认而造成革新潮流,并惠及后世。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命王安石行新法,以促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侵犯了大地主的利益,被司马光废除。到哲宗绍圣元年(1094)章惇为相,复行新法,正是林炳应时革新,瓷业逢生机岁月。
四、革新成果推动生产方式进步
林炳所处的年代,瓷业生产是以家庭副业为主的个体私营性质。窑小烧量少,当瓷器出口大潮涌来时,扁舟不堪重载,逼着各户去寻求出路。出路何在?拱大窑多烧成是共同想法。而在想法变成现实的跑道上,才智、信念、毅力不同,终点各异,仿小窑拱大窑。平顶跨度越大承受力越小,烈焰融软而塌顶。在连续塌顶面前,唯独林炳坚信必成,在仙女指津梁后终拱成功。
从儿个民间传说联系起来看,是有生活依据的。在宋代就建在龙门滩深山中的飞炉祖殿,供奉金氏夫人。她羡慕瓷乡处处碓声响。遍地冒窑烟,烧出如霜似雪的瓷器,男女瓷工的欢声笑语,常凌空云游,分享欢乐。敬慕林炳迎难勇进的攻关精神,有心指点,又恐吵醒甜梦,况人神心通语木通。悄悄化入他的梦中,袒胸吐雾暗示。林炳按所示拱成大窑,然而传说离不开生活源泉。颜芳初人德化时,是在金员外家做熟师,以后又从事瓷业生产,且经验丰富成熟。金员外后代的独生女,受书香熏陶,又有颜家制瓷阅历,智慧才能超人。林炳也是有为青年,遇难题拜访求教事属必然,两家互切互磋的接触中而爱恋,各尽所能,同心建成而济世。也合情理。在《理学》登峰造极年代,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氛围中,聪明的林炳假托梦中仙女指点,迎合时人崇神的心理明智自然。
林炳和仙女拱大窑成功,在瓷业发展史上,起过推波助浪作用,革新精神激励代代新秀,还将继续影响下去。后人改玄女宫为祖龙宫。祖龙本属秦始皇专用,他是上层的发号施令者。林炳却是发展生产力的先进者,沿用不为过,可想见瓷业同仁对他崇敬至深。
窑拱大了,装胚量多,独户制胚到装满窑,时间变长了,反而错过畅销机会。几户的胚共烧,或合伙经营,出瓷时间短,畅销机会便各家都抓住,窑也可充分发挥作用。从后来为纪念林炳的游灯龙。由初二至上元,每夜由一窑主游,达十四窑之多。可想象主游的窑若是原先的家庭窑,是出不起一百多人的主游阵容的。必是合伙了的大窑。历史证实了林炳技革的成功,促进了技艺在提高,规模在扩大。屈斗宫古窑的诞生是其必然结果。
屈斗宫古窑址全长57.1米,十七间窑室。规模如此大,既不是官窑也不是单户窑。从出土标本上的印记看出,是郑、张、颜几家合建合营的民窑。屈斗官古窑定为宋元时代的产物,距林炳时代为近百年。这在自然宗法经济的中国,由单干自发到几家合伙的过程,是经反复比试痛苦挣扎的过程,没有近百年时间是难以实现的。
本文的历史考证和发掘,使祖龙宫原本被当成封建迷信产物。而不屑一顾的瓷业科技胜迹化为神奇,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视与支持。《林炳烧成革新九百年》的录像在电视台播出后。海外的寻根访祖团纷纷回乡来,名气突兀,经政府审定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