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末年,七国并立,历史进入战国时期。战国前期,秦国只是一个弹丸小国,人口稀少,土地贫瘠,在七国中国力最弱,然而,最终完成统一大业的却是秦国,原因何在?
这要从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说起。当时在百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儒家”“法家”“墨家”“道家”。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是--性善,仁爱,中庸,礼制,宗法制。法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依法治国,赏罚分明。秦国所采用的是法家思想,以商鞅变法为标志。而其它六国所采用的主要是儒家思想。
结果,采用法家思想的秦国,社会井然有序,农民安分守己,军队纪律严明,生产蒸蒸日上,国力迅速强盛由最弱转为最强。而采用儒家思想的六国,有恶不惩,有善不赏,军队纪律焕散,战斗力低下,百姓无所适从,整个社会止步不前,即便合六国之力也不是秦国的对手,被吞并也在情理之中。
说到这里,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在法家思想指导下的秦国是如此强大,为何就不能使秦王朝也变得强大?
提到秦朝的灭亡,人们首先想到的词汇便是:暴政,后会联想起“焚书坑儒”,最后自然而然地便将其灭亡归结为暴政。其实并非如此。
中国有句俗语,叫作“入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一个人走进开满花的房间,会觉得很香。但在里面呆久了,便感觉不到香了,因为已经适应了。秦国的老百姓觉得理所应当的手段,在六国老百姓眼里就是暴政,于是仗着人多群起造反,最终秦王朝便轰然倒下。
正所谓,秦国兴,是因为文化,秦国亡,也是因为文化,这一兴一亡,不知充满了多少玄机!
从中我们可以悟出:
一. 一个部门或是一个公司是否强大,不在于有多少人数,也不在于有多在的地盘,以及多好的硬件条件,而在于是否有一套正确的价值观作支撑。
二. 确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后,还必须用正确的方式去推广,并让人普遍接受。
要改变一群人的思维方式是一个无比艰巨的工程,惯性的思维大到足以推翻一个如此强大的秦王朝,决不能等闲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