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现场
颇具唐代风格的双系青瓷罐
玉璧形碗底,这是中唐盛行的工艺
颇具晚唐风格的双系青瓷壶
在距景鹰(景德镇至鹰潭)高速公路主干道直线距离300米的余干县黄金埠刘家山中晚唐青瓷窑址上,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余干县博物馆联合,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抢救性发掘出1000多件民用青瓷实物及各类支烧器具,为研究唐代青花瓷烧制及江西青瓷窑业与吴越、荆楚文化开启了一扇“窗口”。
窑址出土实物多具中晚唐特征
刘家山窑是一个生产民用青瓷器的龙窑,从该窑的窑业堆积层,发掘出许多器形相对完整的碗、盘、碟、盆、钵、罐、壶、碗台及各类支烧具,其中包括双系青瓷盆口壶、双系青瓷罐等。根据器物的形制、烧造工艺等的分析,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余家栋及其他专家,给这些青瓷器物断定了年代——中晚唐。
5月24日,余家栋随手从考古工地上拿起一个双系盆口壶,对记者说,双系(系指半环纽)是唐代的作风,茶酒器的直短流(即壶嘴),也属唐瓷器的典型风格,到了五代、宋朝,壶嘴就变得长且弯了。从清洗过的标本中,有专家拿起一个青瓷碗说,看来这个窑的断代还可以向前推移到中唐。余家栋指着碗底说,这是玉璧形(古铜钱形状)碗底,属中唐盛行的烧瓷工艺。许多青瓷碗内,有五个呈梅花状的褐色点彩。专家说这是衬块支烧(为了使窑品能充分受热)留下的,五个点彩属中唐时期的烧制水平,如果到了10个点彩,那就属五代的水平。
在挖掘青瓷窑品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发现了一块方形多足砚台,上刻花纹。专家称目前出土的砚台,唐砚为圆形,宋砚为方形。从这点上看,方砚制造年代有望提前。此外,窑内发掘出盛行于南朝的网钱状窑砖,专家称刘家山窑的建窑上限可以到南朝。
青瓷烧制江西体系再添新证
谈起青瓷,人们多会想起浙江越窑——中国青瓷烧制发源地之一。刘家窑出土的青瓷,其釉色、施釉工艺、烧造工艺,进一步证明了江西存在着与越窑在中晚唐五代鼎盛时期相近似的青瓷生产体系。
青瓷器是指因釉料中所含的铁元素经过高温烧造后,釉面呈青绿色或青黄色的瓷器。其发源于东汉,鼎盛于晚唐五代。浙江上虞和绍兴一带因延续时间较长和体系完备,被称为“越窑”。刘家山窑品,以双系盆口壶等为代表的青瓷器,釉色青绿偏紫,接近于越窑工艺。而以双系罐为代表的窑品,它的胎质倾向于灰褐色,釉色青绿偏浅白,与江西丰城洪州窑窑品相同。因此专家认为,刘家山窑的发掘,加上此前我省成功发掘的丰城洪州窑、玉山渎口窑等青瓷烧制窑址,可以证明江西的青瓷烧制自称体系,江西也是中国青瓷生产发源地之一,刘家山窑为此再添新证。
出土窑品彰显多重文化特征
余干(应邑)和修水(应邑)是西周时设的,是目前江西历史最早的两个县邑。史书载:楚昭王12年,吴败楚,夺番(鄱阳湖)。楚恐,去郢(楚国的都城)。番以东转入吴国辖地。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夺失地,吴夫差之子丢于艾邑(吴国西疆已包括了江西西北境)。勾践败吴,吴国辖地转归越国。
楚、吴、越兴替,使历史上的江西处于“吴头楚尾”,刘家山窑址窑品体现出了这种文化多元交融的时代特征。如梅花形釉下褐色点彩,吸收了楚文化的特征,与长沙窑出土的青瓷品非常接近,而青绿色釉又是浙江绍兴一带越窑瓷品的典型特征。另外窑品在形制、釉色上与越窑有密切联系,在胎上施褐彩的碗器类又与长沙窑工艺如出一辙。专家认为,刘家山出土窑品不仅为江西陶瓷发展史充实了一段重要的实物资料,它们呈现出的吴越荆楚文化相互结合交融的特征,充分反映出赣与浙、湘等省瓷业的渊源。
还有文献记载,余干梅港在唐代就开采瓷土烧瓷,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唐代窑址。此次刘家山窑址的发掘,填补了余干境内无唐窑址的空白,为文献记载提供了实物佐证。
目前,考古发掘整理工作还在进行当中。希望随着挖掘工作的深入,刘家山青瓷窑里还有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