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之歌
据传刺桐城西,戴云大麋,有个瓷雕大师沉迷十载,精心制作了一支奇特的瓷洞箫。此箫吹奏,东边来龙西边来凤,南边鱼虾跳跃,北边百鸟来仪。一吹风调雨顺,二吹五谷丰登,三吹万民康乐,四吹天下太平。此后,东边多了座龙浔山,西边有了凤凰山,南边鱼虾戏水,北边百鸟飞翔。龙浔山下,完民聚集成一小城,其各德化。德化的山民们撮土为瓷,以瓷为业,生生不息,遂成瓷都。千百年来,龙浔山演绎着一个个有关瓷的传奇。近十年间,瓷都德化人谱写了一首蜚声中外的瓷之歌。
夜,深夜,雨夜。一捆捆木柴填进炉中,老人在炉前一坐就是几个时辰了,哎,老了,这几件瓷器还是自己留着吧,可那海客已在等了几个月……,老人想起即将出窑的作品,禁不住微笑。轰—轰—一,一声惊雷响过,窑倒塌了。老人瞪眼,呆立,纵身眺进窑中,风雨中泛起了一抹血红……。几百年前,—把熊熊的窑火结束了瓷圣何朝宗的生命,留下了悲壮美丽的千古传说;一片普通的竹刀塑造了瓷都千年的“瓷魂”,留下了一代代人对瓷的痴恋。
德化瓷观音
早在新石器时代,德化就有硬陶、印纹陶的烧制,唐代开始制瓷。800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曾盛赞过“中国德化国际陶瓷节”,李鹏总理题词“德化名瓷,瓷国明珠”祝贺。
我参观德化瓷厂展厅时被一尊观音迷住了!
那些活灵活现的瓷观音,雕工精细到连头巾的质地和披戴在头上与鬓发之间的缝隙,以及鬓发青丝、所戴的花朵,都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那双轻轻捏着花瓶的纤手,踩着莲花、肥鱼,踩着世间一切苦难的裸脚,都那么富有动感。那利用压力原理从倒着花瓶里滴落的水滴分明是晶亮的珍珠,又似乎是闪烁了一下随即消逝的光影,那滴落的脆响足以荡平一切嘈杂、一切烦忧。美好圣洁的滴水观音呵,纵使有微尘飞来,又怎敢沾染她?
德化瓷观音大约以明代的水平为最高。那时出了一个雕塑大师何朝宗。何朝宗雕塑观音十分严谨,稍不如意便打破重来,难怪他所雕塑的瓷观音传遍世界,成为无价之宝!由专家撰述的国宝鉴赏的《国宝大观》一书,所鉴赏的560件“国宝”中,有一尊“德化窑何朝宗塑渡海观音”,背钤“何朝宗印”方形小印,高46厘米,底座宽14厘米;头部稍向前倾,双眼呈俯视状,象征俯瞰尘世众生;左脚跣露,右脚没于浪中,足下波涛滚滚,显得超凡脱俗,俊逸清秀。
何朝宗雕塑的十八手、送子、坐莲、披坐、骑、提莲、观潮、普陀、施露等,艺术造诣极高,加上德化窑的“猪油白”、“中国白”的瓷胎质地,难怪要被誉为“凝脂美玉”、“东方艺术瑰宝”和“瓷坛明珠”了。
现当代艺人雕塑烧制的瓷观音就其价值来说当然无法与何朝宗之作相比,但从艺术水平来看,我以为不但毫不逊色还完全可以说大有超越和发展。现在的建白、高白等釉色,刻工的精细,整体的美感,小如掌上明珠,大如真人站立的繁多品种和千姿百态,都大大超过了何朝宗那个时代。
而今,我的陋室的书架上站立着一尊滴水瓷观音。每当我时得宽余,便会不由自主地凝眸于她,此时我觉得满 室温馨,心灵得到净化,我觉得从滴水观音手中的花瓶口滴落的水珠把我的心滋润……
说到德化白瓷,其质地一度超过景德镇同期白瓷。特点是瓷胎致密,透光度极好—一凡在德化县陶瓷博物馆参观过的人,没有人不在薄如蛋壳、细凝如脂、玲珑剔透、造型奇异的瓷灯具前驻足欣赏、叹为观止的。其次,就釉面来看,德化的釉为纯白釉,而中国北方其他地方的白瓷,如钧瓷、汝瓷等,其釉色多呈淡黄色;景德镇的白瓷则白里泛青,与德化白瓷截然不同。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不仅与原料的化学组合,特别是氧化铁、氧化钛的含量有关,也与烧制过程中的还原气氛、操作技巧有关。于是从外观上看,德化白瓷釉比任何一种白瓷釉色泽都更纯净、清晰、质高一筹。特别是在光照下细细凝视,可见德化白瓷釉中隐隐透出粉红或乳白,俗称“猪油白”、“象牙白”。流传到欧洲后,法国人又称为“鹅绒白”或者“中国白”。德化白瓷既然得天独厚,与众不同,瓷雕艺术不能不同步发展。比如明末清初的文人周亮工在《闽山记》里就提到“德化瓷箫笛,色莹白,式亦精好,但累百枝,无一二合调者。合则声凄朗,远出竹上。”足见制作的艰难与不易。而今这种瓷制乐器,在德化仍有实物存在,至少在德化县陶瓷博物馆陈列柜里就查见到不止一支。
总体来说,德化的瓷雕作品,能于各种雕像中看见人物的性格,譬如达摩的庄严、观音的温柔、弥勒的和蔼、寿星及罗汉的诙谐等。而且每件瓷雕都能充分运用对比的手法,装饰性极强,如雕像衣服上多取迎风票举之势,一举一动,印象深刻;加之面部表情刻画细腻传神,衣纹修饰冼练简洁,更给雕像以栩栩如生之感。德化瓷雕的代表人物是明代的一代宗师何朝宗——这是一位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才能的瓷雕大师,是德化人民的骄傲。他的拿手好戏为瓷雕观音,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艺术”的代表作之一,至今为许多国家如英国、法国国家博物馆等收藏。
更令人可喜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今天新一代瓷雕家已在德化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代表人物有:“玉红瓷”的发明者林睦殿、《山鬼》的创作者苏玉峰、《钟馗》的创作者周雅各等。其中最令人称奇,也最具创造性的青年瓷塑家柯宏荣被众人一致看好。他的作品不拘泥于古人、先人,充满浓郁的现代气息和创造精神。别看柯宏荣本人长得玉树临风、瘦如竹竿,从他手中走出的作品人物却一个个充满阳刚之气,有大将之风。如戴着手铐脚镣弹奏临终一曲遂成千古绝唱的《广陵散》的嵇康,只需一眼就让人过目难忘。嵇康为三国魏国人,善弹古琴,以《广陵散》最为拿手。
2002年5月27日 西安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