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的陶俑,承续隋唐传统而又有变化,对两宋陶俑在制作手法、题材内容有深刻影响,在陶俑发展史上处于承上启下过渡时期。公元907年,拥有重兵的唐朝藩镇将领朱温,废掉了唐昭宣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梁,定都开封,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分裂、大割据时期。各国拥兵自重,为争夺土地、人口、财富进行了无休止的战争。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亡。五代十国时期的陶俑,目前考古发现有:南京南郊牛首山南唐李璟墓陶俑、成都金牛区青龙乡后蜀孙汉韶墓陶俑、四川彭山后蜀宋琳墓陶俑、福州城郊莲花峰刘华墓陶俑、福建永春墓陶俑、江苏苏州七子山吴越国墓陶俑。南唐李璟墓与闽国刘华墓皆为五代十国时期帝王、皇后墓,其出土陶俑,在数量、大小、制作技巧上,都代表了当时陶俑制造者的最高水平。其特征如下:
第一,五代十国时期陶俑,总体风格上基本沿袭唐俑余续。但由于时代变迁,文化氛围相异,二者之间仍有纤细不同。唐俑精神饱满,充满健康向上的青春活力,五代十国时期陶俑,纤小细弱,缺乏内在生命力。
第二,五代十国时期陶俑在具体塑造手法上,有独到之处。俑分捏塑与模制两种,但其五官、服饰都是用刀精细刻划而成,较模塑更加准确生动,特别是对衣服线条的刻划,质感较强。此一时期陶俑面相虽丰润圆满,有唐俑余韵,但神情渐趋严肃、呆板,侍立俑等五官僵直,缺少曲线变化。衣服中胡服日趋减少,但唐代妇女盛行的广袖大衣,抹胸,云肩,仍是时人喜欢的流行服饰。冠帽丰富多彩,远胜前朝,仅上述李璟、刘华之墓,冠帽便有道冠状帽、莲瓣状帽、方形小帽、幞头、风帽、胄形帽、“王冠”形帽、僧帽、角状帽、筒状帽等多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装扮。女俑发髻高耸,脑后多插簪饰物的小孔。男俑中的众多冠帽,以方形帽最多,它奠定了北宋以后陶俑以方形帽为主流之基础。
第三,陶俑中艺术水平最高的为李墓墓中的男女优伶舞蹈俑,头戴高冠,身着长袖舞衣,翩翩起舞,姿态优美。头部与身体比例虽不科学,但其面部表情生动、传神,反给人新颖独特之感。而这一题材本身,也反映出南唐艺术繁荣,歌舞升平之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