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信自己花数千元买来的“宝贝”竟不是古物,收藏者当场与专家“争执”起来;一只身形巨大的“清代”瓷器被鉴定为赝品,原因竟是瓷器“太重”……
昨天,故宫博物院的鉴定专家来厦鉴宝,鉴定结果却让闻讯而来的收藏者们“大跌眼镜”———他们带来的“宝贝”不少都是赝品。专家提醒,刚跨入收藏门槛的藏友不应急于投入大量资金,应从小件物品积累经验,以免上赝品贩子的当。
竹雕“貌不惊人”专家很赞赏
昨天的现场鉴宝并未出现“黑马”,没有出现“流落”于民间的价值连城珍品,让鉴宝专家有些失望。不过,收藏者们也带来了一些让专家眼前一亮的“宝贝”。
杨老先生家藏的四件“洋杉卷枝图案蓝边盘”是19世纪的西洋盘子。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知宴认定说,这是欧洲早期彩瓷,瓷质为典型的英国和欧洲胎体,釉质温润,绘画与用彩“很精彩”,是研究欧洲瓷器、绘画、图案的极好材料。这样的欧式瓷盘,在本地也是比较少见的。
另一件“貌不惊人”的竹雕也让专家大加赞赏。钱先生祖传的一樽“金光竹雕群仙图”是清代晚期的作品。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玉器和青铜器鉴定专家刘静在仔细把赏之后说,这只竹雕题材非常丰富,图案不仅有八仙,其他各路神仙也一应俱全,这种广东特有的雕刻不太注重雕工,而以祝贺之意为主。“到民间鉴宝2年多来,这样的竹雕还是第一次看到。”
“古”佛像咋有“双眼皮”?
当然,昨天送鉴的物品也是鱼龙混杂。外表古色古香的赝品,在经过专家法眼之后一一显形。
昨天,有一只身形巨大的瓷器,主人认为是清代物品,但专家却发现其上的绘画较为死板,图案也有民国时期的特点。不过,最大的破绽却在于“太重啦,这种瓷器送入宫廷之后多半送给皇帝把玩,可这么大的瓷器皇帝可拿不动”。
还有一尊青铜佛像,看起来古味十足,但专家在经过摸、闻、望之后认定,这也不是真品。最简单的原因在于,佛像的眼睛虽然和传统样式一样,是眯成缝的月牙形,但“古代佛像可没有这样的双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