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设备告别黑烟降低损耗增加收入
大埔县是一个有700多年陶瓷生产的历史老基地,在大做“瓷工富县”的文章中,聪明的大埔人正逐步摆脱祖祖辈辈的传统“龙窑”,点土成金,精美的瓷器走进了世界各地。
在占地1500亩的大埔高陂陶瓷工业生产基地,记者采访了梅州宝丰陶瓷有限公司48岁的当家人郭福琼。老郭20岁起就跟着祖辈,在老式的“龙窑”里摸爬滾打。过去的原始式的烧瓷,建起一条又土又费时的老龙窑,陶瓷工将每一个日用瓷坯体装进龙窑后,得从四面八方的山里备齐鲁草、树枝,36—72小时日夜不停地烧。窑窗冒出来大量黑烟,一窑产品出来,自始至终靠的是人工劳作,一不小心,成品陶瓷损耗惨重。
光是口杯就有一百多种,老郭乐开了花
2003年12月,老郭打探到外地有一种最新型的隧道窑生产线,在当地县委县政府和县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仅用10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再花200多万元引进了当今陶瓷最现代化的石油液化气隧道窑生产线。
老郭的这条生产线,让当地600多家陶瓷企业“眼红”。许多同行也依托当地政府和陶瓷研究所,引进像老郭这样的现代化设备,来大振大埔陶瓷的雄风。今年以来,该县新办、增资扩产陶瓷企业24家,实现陶瓷销售收入1.8亿元,缴纳税收1299万元,分别同比增长14.68%和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