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语: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其发展的力度与发展速度都是及其艰辛的。陶艺专业由于其特色的教育环境,需要大量的经济与人力投入。所以开设一个专业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其可想而知的勇气。鲁迅美术学院陶艺专业作的就很不错。虽然其教育特色还没有很好的突现出来,作品的发展定位还没有十分清晰的模式,我想这是需要时间来检验的,需要一个过程的积淀与总结积累。现将刘宏伟老师陶艺专业介绍在此编辑刊发。从其中的言论我们可以看出陶艺的发展更需要的教师的一种责任,也正是这样的一种责任感,中国陶艺的发展才能取得新的突破。
刘宏伟:以上几位教授都做了介绍,而且我觉得他们以上的单位在陶瓷教育方面都有深厚的根基,可是我们学校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我们是以美术为主的学校,而且我们办专业的时间比较短,大概有4、5年的时间,所以从办专业的角度来看。
这是鲁迅美术学院的大门。这是鲁迅美术学院标志性的建筑,这是我们的陶瓷专业楼。现在我们是依附于工业设计系,我们在里面也是一个专业,这是我们的教室。说几个问题,像我们学校,特别是我们的这个专业,学校的特点不一样,所以办专业的是挺很不容易的。从办专业一开始,就像建大庆油田一样,有条件就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而且在办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问题,一开始没有感觉,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有了一届毕业生,所以问题接踵而至而来接踵而至,正好赶上了这次研讨会,对我们来说是很宝贵的交流机会,所以我很想把很多困惑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第一点:就是体制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依附于工业造型系,我们学生问老师我们什么时候能独?其实我们依附于当时办专业的初期是无可非议,到一定程度这种依附带来了很多问题,首先是陶瓷的根基是大气候,我们是在大气候的前提下办个这个专业。学校对我们的重视程度,到现在来说还不是很明确,我们现在依附于工业设计的专业。这里导致了,我们对教学评估和经费的使用还有学生的自信心方面都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有的时候我们不可能跨级,向学校里面同行反应,我们的目的是像滚雪球一样,先滚起来,在滚的过程中解决问题,逐渐解决问题或克服问题,这个我想有一些问题,有些工作也是在大家的认识中在解决的,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大的环境下,包括以后通过各学校的影响,最终能够对我们专业的影响,将来我们归学校管理,
再一个我们学校地处东北,它有一个困惑是师资问题,因为教育很重要刚才我看到郑明介绍,那么一个条件。但是作为我们来说,问题是很突出的,研究生的教育,我们想从兄弟院校引进人才,现在的学生事业心不强,都是讲条件,对我们来说是很困惑的。
第三是学科定位,这个方面,学校一直在讨论研究我们的问题,这也是想通过这次研讨,我们应该有明确的理念,我们现在要考虑打破一种固有的模式,比如说,对陶瓷的认识是我们首先是继承和创新,同时我们也想从材料学的角度研究陶瓷的基本的特色。因为陶瓷本身是材料,再一个是加强科技含量,陶瓷工业学,我们国内的陶瓷教育在科学方面是有很大的薄弱环节尤其同学对化学和工艺方面,一个是兴趣和教学方面,我们首先提供的服务确实有一定的距离。再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就业和创业的问题。
我觉得这几年的就业的情况看,我们和老师在一起研究的时候,我们想我们要提出一个全新的理念,要培养一个创业性的学生,但是这个不是简单的事,当然就业是一个前提,但是陶瓷专业的就业是在全国范围来看是一个瓶颈的问题,尤其我们培养的学生,真正能够走出来的很少,我也是清华大学美术系毕业的,我是走了很多弯路。我也想我为什么要走这条路,但是就业也是很难问题,而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我们培养要面临同学们培养自主创业的能力,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我们好多课程的培养并没有同学们毕业以后能不能从实际操作方面具备创业的能力,比如学校要建立创业的基地,为就业的同学建立创业的网络和服务的设施,还有创建创业的基地等工作,这有一定的难度,我们现在有毕业的同学,我感觉很欣慰,有的条件非常的困难,他们自己贷款借钱,自己做这个事业,要做自己的创作。这一点给我们很大的鼓励,我觉得作为学生来说,对陶瓷的热爱来说一个是学习的态度,一个是对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态度怎么提升学习的认识,认识是一个方面,让同学在情感上进行认识。还有一个是技能问题。这决定了他自己将来的创业的能力,还有一个是经济实力,我们怎么样从经济方面进行指点创造一些条件。再有一个我们应该为年轻的老师、研究生学习创造一个我们现在一个平台。这样以后我们的学生、研究生、年轻的老师和研究生、能够参加到学术活动的氛围,每一次有新人和新的面孔出现,我希望在座的老师和前辈能够关注一下我们的北方边陲的学校学生包括好的老师到我们这里求之不得。(录音整理,未经本人校对)
(鲁迅美术学院大门)
(鲁迅美术学院学生作品)
(鲁迅美术学院学生作品)
(鲁迅美术学院学生作品)
(鲁迅美术学院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