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利·波特》第七部(终结版)问世后,引发了全球出版界的共同关注。
在《哈利·波特》英文版“家族”大团聚之时,记者走访了京城著名出版发行机构,与资深人士共同探讨《哈利·波特》的成功模式以及罗琳现象能否复制等中国出版界值得深思的问题。
现代传播造就60亿产业链
谁在说:许新
身份认证:新华出版社副总编辑
《哈利·波特》一书具备了畅销书的所有元素。魔幻、历险、正义与邪恶、友情等等都一应俱全,作者吸纳了西方神话传说中的一些故事素材,再加上个人独特的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创作出这部有原创价值的畅销书,风靡一时,“全球纸贵”。
内容当然是畅销的基础,但最重要的是,该书如此畅销,在全球热卖,应完全归功于这个时代,即经济、文化日益全球化的时代。
是发达快捷的资讯使哈利·波特插上了在全球翱翔的翅膀,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传播更能体现出“世界是平的”这一新理念。伸向每一个角落的互联网、印刷技术的现代化、制式的全球统一的包装推介、间歇性的系列图书的出版节奏等,最终让哈利·波特从文学形象,成为让全世界都风靡的艺术偶像,而围绕哈利·波特展开的则是一个60亿美元的庞大文化产业链,小说、电影、工艺品,甚至计划中的主题公园等如此丰富多彩的衍生产品,它们在相互推动中共同完成对全球性市场的打造和巨大利益的收获。
我国现在很难有罗琳这样的作者横空出世,在全球产生如此巨大影响。原因在于西方文化在当前还是强势文化,美国人运作《哈利·波特》的成功正表明其软实力的强大。中国目前缺乏具有十年磨一剑精神气质的作者队伍、写作群体,也缺乏全球推广运作的操作经验和资本实力,因为巨大的成功总是伴随着巨大的市场风险,目前要实现《哈利·波特》这样的全球销售神话几乎不可能。这两年,中国出版界已经开始有意识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网络预售大显身手
谁在说:徐先生
身份认证:当当网市场部负责人
当然,书写得好是关键,除了书好以外,该书出版发行过程中其他一些“技术”因素更值得我们分析。
按照以往的规律,大多是小说先热销,然后根据销售统计拍成的电影受追捧,但对于《哈利·波特》系列来说,小说和电影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哈利·波特》电影拍摄得非常精致,在捧红了丹尼尔·雷德克利弗的同时,也向中国的读者展示了一个西方的魔法世界。
此外,还有销售形势的多样化,仅以《哈利·波特7》英文版为例,当当网从3个月前就开始做预售,试想,如果没有网络销售,那么预售是很难实现的。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哈利·波特》的成功模式应该使整个出版界借鉴。
外企老板青睐哈利·波特精神
谁在说:葛飞
身份认证:王府井书店企划部负责人
哈利·波特的成长经历不仅激励着青少年的“英雄”意识,还指引着很多30岁以上的人直面人生的无常和工作的压力。
罗琳的目的,就是通过小说主人公的传奇经历以及魔法的力量,教给大家甄别真伪的方法。很多人从中读出了坚忍,为此,在《哈利·波特7》英文版首发当日,很多附近的外企老板为员工订购了合计几百册图书,他们希望借此宣传自己“永不退缩”的企业文化。
假如罗琳生在北京,假如她依旧选择作家这个职业,很可能在她的作品中会融合大量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情节。或许她会把《葫芦娃》和《西游记》中的一些情节重新演绎。
作品基调催生全球市场
谁在说:崔万义
身份认证:华夏出版社营销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