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人才的流失,必然带来新人才的引进,对企业人才的新陈代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问题是,如何避免不必要的人才流失,特别是优秀人才的流失,这就不能不从民营企业领导人的主观因素上去找原因和解决办法。
15年前,我被聘请为国内一家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的顾问,因为工作关系,每年都要到该公司总部去几次。总部大约有80位员工,每一次去我都会发现少了一些熟悉的面孔———换上了新人。到了第五年,我再去的时候惊奇地发现,5年前在该公司总部任职的员工,居然只剩下一位,其余的全部走掉了,包括原来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等。在和公司老板的交流中,他不无苦涩地对我说,公司简直就像个培训中心,新人经过培训,上了轨道,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后,很快就走掉了。换上新人,再培训,再走掉……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哇!我问道:是什么原因呢?他痛苦地说:我也不知道呀!
这使我感到十分震惊,也引起了我的思考:这是为什么?
避免不必要的流失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及与一些民营企业领导人的交流,我发现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只不过是程度不同罢了。并且,我也和不少曾经跳过槽的民企员工有过交谈,也翻查了一些资料。在此,我愿意将我的看法跟民企的老板和员工们分享。
首先,我认为从大气候看,无论国企也好,民企也好,国内人才流动机制的逐步形成和成熟是人才得以流动(包括流失)最重要的客观原因,“良禽择木而栖”,“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思想已成趋势。随着铁饭碗的打破,人们在担心泥饭碗可能会不保的同时,更多的在追寻银饭碗,甚至是金饭碗。人往高处走,早已不是打工仔的空想,而是只要争取并付出努力就可能实现的理想。因此,客观地讲,人才流失现象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旧人才的流失,必然带来新人才的引进,对企业人才的新陈代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问题是,如何避免不必要的人才流失,特别是优秀人才的流失,这就不能不从民营企业领导人的主观因素上去找原因和解决办法。
能人被“逼”出走
有一家民营企业,为了提高管理水平,特别高薪聘请了一位已从政府机关退休的、十分有管理经验的人才担任办公室主任。这位前局长到职后发现,在公司里无论大事、小事都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他这个办公室主任实际上只是个办事员,一句话———有职无权。既无用人权,也无财权。他私下里对我说,他本来满腔热情地想要发挥余热,为民营企业的振兴出一把力,没想到这里的环境给他的感觉,就是四个字:“水土不服”。尽管他拿的工资,比他当局长时高得多,还是在上任短短两个月后辞职了。这是一个外聘的高级管理人员,不能得到充分授权,即得不到尊重的典型案例。
还有一家企业,人事、财务、供销部门的职位都被老板的亲戚占据。老板感觉到这些亲戚均非专业人士,对公司的经营十分不利。因此,用公开招聘的方式请来几位能人,分任这几个部门的正职,而将原来的亲戚均调任副职。可是这几位亲戚不服气,串通一气,百般刁难这几位外来的正职经理。而老板又碍于亲戚的面子,不能主持公道,结果,不到半年,这几位能人纷纷挂冠而去,该企业也很快陷入困境,险些破产。
被总经理罚款的董事长
这使我想起,几年前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话》栏目播出过的一期节目。这期节目讲述江苏的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板,为了使外聘来的总经理有职有权,不受干忧,将原来掌管公司财务的妻子和掌管生产的哥哥通通免职。他自己也和这位总经理签定了协议,其中规定,他本人(董事长)不干预公司的日常管理,如果违反协议,每次罚款若干(好像是近千元)。这位董事长基本上说到做到,期间,还真被总经理罚过一次款。结果,企业在这位有硕士学位的总经理的管理下,生产和销售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位老板对此颇有感触地说,看上去,这样做我似乎对不起和我当年一起艰苦创业的妻子和哥哥。但是,如果我不这样做,企业因管理不善而垮了下来,我更对不起他们,更对不起广大的公司员工,也对不起给了我们机遇的改革开放的大好年代。这位民营企业老板的话,说得多好!
失信的代价
另一个例子,一家民营企业聘请了一位营销高手,聘用合约中写明,销售额达到某一数额后,超额部分如何奖励给他本人。这位高手果然名不虚传,短短一年内超额完成销售额40%。但当他要求老板兑现承诺时,老板却以公司整体效益仍不理想为由,说等到公司业务再提升一些之后,才能兑现对他的奖励。结果,这位高手一气之下,不但自己离开了公司,还把他到公司后培养的两位副手也一起拉走,使公司的销售额一落千丈。等老板如梦初醒,回头再找这位高手,承诺兑现一切条件,请他回巢时,他已经另有高就,黄鹤一去不回头了。这说明,要想挽留住人才,老板必须要讲诚信。连最起码的诚信都不讲,如何能留住人才?可以说,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问题是困扰民企老板做大的一个大问题,我们今后会继续探讨这个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