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有较多一定规模的温州民企进行产业链升级或行业“合纵连横”做大,但产业链升级后的管理缺失和人文环境落后,行业联合后的效率低下及协调难度增强,无疑都加大了温州民企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突显了温州民企主动治理升级的困境。而以温州为代表的原生态民企,绝大多数是低技术含量、低成本、劳动密集的“小商品”生产和家庭工业,电器、五金、服装、制鞋、制革、打火机、眼镜等,已成为温州产业的代名词,先天的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密集型产业链条及家族粗放式的治理结构,小农的管理思维造成了温州民企的产业升级障碍。于此笔者总结温州民企的成长历程和现状,从人性和文化角度深层次分析“新温州模式”的民企治理。
领主式的独裁VS授权
民营企业家中有这种意识的,很多与其出身有关。特别是对第一代企业家来说,什么样的人才成为企业家?那些从政府官员或者国企出来的人不算,真正起自草莽的企业家,其早期生涯大都充满苦难。或者是出身不好,或者是穷困潦倒,最后,由于自身天分和胆识,并且有好的机遇,他们创业成功了。但是,底层经历中的种种困难,曾经受到的白眼和伤害使他们内心深处多少有些报复心理,或者是补偿心理,一旦自己掌握了一定的社会资源,自己做了老板,这种领主式的独裁意识就出来了。还有一种是政治愿望受到挫折的人,他们的政治情结无法宣泄。就只能把自己的企业当作假想的政坛,实现自己的权力欲望。这个时候,在他们眼里,所有的企业员工,不是"职员",而是"手下".对于有些企业家来说,可能保持对企业的控制,比企业的发展更重要。温州人的习性向来喜欢做自己的老板,做老板不光是财富的增长,更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无限扩张。温州民企老板在创业初期因为独裁和集权,提高了决策效率降低了管理风险;但随着企业的逐渐扩大,民企老板放不下人英雄主义的无限扩张诱惑或者就是民企老板缺乏人与人之间应有的“真诚”,怀着纯粹“利用”的心态来用人,从而使管理无授权或授权不充份,导致众多温州民企老板进入了想管管不了、丢又丢不下的尴尬境地。
民营企业家如果把自己摆在一个分工作业的社会群体当中来待自己和人才,对于所聘用的人才须有一种“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宽阔胸怀。要具备刘备对待诸葛亮的那种真诚态度,在经营管理运作过程中多尊重人才建议和充份授权,慢慢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思想,站在公平、客观和理性的角度去对待各种问题,使自己的行为变得更加开明、民主和豁达。
劣根性VS修身
通常民营企业家们最缺少的就是双赢思想,在对待对手方面,惯用的做法就是你死我活。这种心态在各大企业的价格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20世纪90年代末的彩电大战、空调大战。中国企业之间实际上最需要形成价格联盟,但实际上也最难形成价格联盟,即便是短暂的形成,也会很快被破坏掉。因为民营企业家对待竞争的思路还是停留在你死我活的层面上,绝没有想到要双赢,甚或多赢。目前国内一部分民营企业家有一种周瑜的性格:心胸狭窄、气量短小。更多的民营企业家则兼具周瑜和袁绍的性格:心胸狭窄、妄自尊大,不能容忍一切人,同时又看不起一切人。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家的人格特征是:远贤人、近小人、喜欢奉承、讨厌批评、出尔反尔、言行不一。
所以,民营企业的失败绝不是因为过程中的种种不可预见因素所导致,而是在企业初创时就已经埋下了失败的基因,失败成了一种宿命,成了无可逃避的规律。《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诸葛亮、张飞及关云长,从单个人来讲都有人格上的缺陷:刘备过于重情义,在得知关羽被东吴所杀之后,感情战胜理智,不听诸葛亮劝阻,一定要举兵伐吴,最后落得白帝城一命归天的下场。张飞过于暴烈,常常酒后鞭打士兵,引起众愤,终于被自己的部下砍下脑袋。关云长过于自负、性格傲慢,不必要地得罪了东吴,最后落得败走麦城、被砍下脑袋的结局。诸葛亮虽然称得上是一代天骄、智慧大师,但却孤芳自赏,只看重自己的才能,使得手下没有发挥能力的机会。诸葛亮一死,将领们连最基本的工作都不会做。真正的常胜将军是赵子龙,几乎每战必胜。原因只有一个:赵子龙性格温和、不骄不躁、不受个人情绪支配、平常心态、看淡荣辱、静处从容、不计得失。人格修养是赵子龙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史长达数千年,在这样一种历史传统的长期熏陶下,温州民企甚至中国民企,产生区域特性文化劣根性是正常的甚至是必然的。总体来讲,一部分中国民营企业老板的特性归结起来有以下这些:
1、决策草率、心血来潮、朝令夕改2、小富即安、农民心态 3、专横跋扈、唯我独尊; 4、心胸狭隘、气量狭小5、缺乏自律性6、名利观念强、一切荣誉归自己7、投机心态强、缺乏长远战略考虑8、急功近利、行为浮躁9、不讲信用 10、不尊重他人的思想和尊严。
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只佩服一个人,那就是曾国藩。什么原因?因为这个人是个"大人",古人说的三大功业"立功、立德、立言",这位老兄全占上了,让人不服不行。毛泽东算是学到他老乡的样,蒋介石就差远了。就是曾国藩、毛泽东也仍有许多缺陷。《礼记·大学》中写道:“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就是著名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在这里,古人把修身摆在了第一位,如果修身都做不好,那就不可能齐家,也不可能治理企业。企业家最重要的素质在于修身,在于修炼出一个不患得失、静处从容的“平常心态”,在于修炼出一种成熟的精神境界去治理企业,稳健踏实、立足于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