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技日报报道:技术标准是沟通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合作的纽带,一个国家标准化的程度直接影响到贸易中技术壁垒的形成和消除。如果说一项专利影响的只是一个企业,那么一个技术标准影响的则是整个产业。
由于纳米产品是新的领域,在国内外都没有相关的技术标准,广大消费者对纳米技术及其产品的知识了解不多,因此造成了纳米产品的无序发展。一方面认为,纳米技术高不可攀,另一方面,一些商家为了商业利益乱贴“纳米”标签。如果不通过鉴定揭露伪劣产品,打击假冒“纳米产品”和引导厂家生产真正的纳米产品,那么正宗产品的名声也会受到连累,这种局面将给纳米技术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纳米产品市场的规范急需纳米标准这个法来规范。大体的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一是纳米的术语,二是纳米产品的标准,三是纳米产品的检测标准。
那么,制定纳米标准应遵循什么原则呢?
制定标准,总的原则应该是保留三分之一的符合标准的企业,淘汰三分之二不符合标准的企业。我们不要再像以前那样去保护大多数,在中国进入WTO之后,规则就应该相应的变化,使少数企业可以做大、做强。如果还是像以前那样,有众多的小企业来分市场份额,那么中国的企业无论怎么做,都很难做成像美国的微软,日本的东芝、日立那样品牌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企业航母的作用,有效地保护民族工商业。历史告诉我们,标准不能再吃大锅饭了,也不能再保护大多数小企业了,这是中国大企业少的一个根本原因,只有提高准入的市场门槛,才有利于大企业的成长,形成大的企业集团,进行充分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中国的产品才更有可能占领国际市场。通过“绿色革命”和国家出台的有关标准,规范市场行为,将一些低质量无竞争力的企业洗牌出局。
考虑生物安全性。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加入相关条目,特别是纳米生物产品,直接应用在人体疾病检测和治疗方面的终端产品,一定要制定相关的生物安全性标准,还有其他的纳米材料,若是与人体以及在人活动的环境中使用的,如市面上卖的什么加入纳米粉体材料的保暖内衣、抗菌内衣等等,都应该考虑生物安全性,制定相关的生物安全性检测标准。目前所做的实验很不充分,不足以说明该产品的生物安全性,现在的检测机构由于没有标准对纳米产品的检测而采用常规的方法,这是不科学的,像这些纺织品,大多是在纤维中加入纳米粉体材料,实现所谓的功能的,而纳米粉体材料颗粒是极细小的,能够自由地穿透人体表面的细胞,进入人体组织,这里生物安全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研究单位与企业应共同制定纳米标准。近年来,出现了研究单位单独申报标准的现象,这是存在很大风险的,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制定出来的纳米标准也许只是理论研究的产物,不一定适合生产过程,很难应用到产业界,制定出来的标准也就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当然,如果没有研究单位的参与,标准的制定也是不完善的,标准的档次上不去,一个标准也许只能用两三年,甚至两三年也用不到头,就得重新修订。综上原因,应该鼓励研究单位同产业界结合,共同来制定产品标准和检测标准。纳米产品标准和检测标准尤其是这样,由于纳米产品的特殊性,纳米产品的开发和检测主要是研究单位在做,他们更了解纳米产品的性能指标,如果能同产业界结合,就可以制定出既保护民族工业,又可以限制国外纳米产品的技术标准,形成我们国家真正的非贸易技术壁垒,使我们国家的纳米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纳米粉体材料的比表面积大,很容易团聚形成微米颗粒,而失去纳米效应的特性。为有效地避免二次处理和加工成本,在制定相关的标准的时候,一定得考虑包装和储运的问题,如采用真空包装等,若是在生产流水线上,产品直接进入下一道工序,则可以不考虑这一环节。另外,对于纳米器件和纳米生物产品,大多都是精密产品,也应该考虑相关的包装和储运问题,避免在这些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害。类似的,如果纳米功能产品和纳米结构产品对环境的依赖比较大的话,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总之,制定国家纳米产品和检测标准,顺应了市场的要求,也符合国家利益,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通过国家级纳米检测机构来加强产品和测试技术的标准化建设,在纳米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提倡和支持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提高纳米技术应用的技术门槛,防止不严肃或不科学的做法。反对在纳米技术改性的传统产品的命名、产品性能的宣传上夸大或误导消费的倾向。反对少数人恶意炒作纳米概念、反科学的产品宣传,消除纳米科技发展中的泡沫。真正地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我国纳米技术产业化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在与发达国家经济和科技竞赛的道路上,抢占经济和科技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