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父母告诉你成绩好重要,你就去读书;你的同学告诉你外语系有美女,你就厌恶电子系的女生;报纸说宝马撞死人不用偿命,你就去想什么时候我能挣一辆宝马呢。我们往往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就去决定追求什么东西,是这个时代的通病,而往往这个对于你的人生究竟要什么的决定,反而是比所有别的事情都更加需要时间深思熟虑的。现在一堆人在问是考研好还是工作好,哪个城市赚钱多,我该怎么泡某个mm,我和我LG吵架了我该用什么招数驯服他……一句话,naive。最幸福的人,往往是想清楚自己人生目标,然后不懈努力去追求的人。你如果觉得赚钱是你人生的意义,OK,你就朝这个目标奋进;你如果觉得美女比较爽,OK,从今天开始你去韩国整容,同时学会做菜和逛街。
不了解自己要什么样的生活的人,永远都将徘徊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富察哥跟我说过,人生中选择是最痛苦的,当你选定了,开始追求了,无论多少困难,你都会觉得是幸福。反正我觉得趁年轻,多游历一下,多发掘生活的各个方面,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远比追逐潮流有意义的多。以前我在广东上学,满脑子的赚钱是人生终极目标,来到北京以后,发现很多和赚钱无关的东西也很美丽,就开始困惑,原来赚钱在有些人心目中不是最重要的,那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呢?反正我也没有找到答案,但是我觉得趁年轻的时候,多去一些地方(不是指旅游-_-bb),多认识一些人,多做一些不同的事情,对将来非常有意义。现代人医学昌明,平均年龄普遍延长,因此到30岁左右再确定自己毕生的职业,也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在此之前,多多转换角色,尝试不同的职业和生活方式,是很有远见的一件事。
最后,说说自己最近的心得吧。前些天和一哥们儿吃饭,这家伙是本科同学,考了清华电子的研究生。可以说,自从和他深交以来,他一直在影响着我,非常深刻的(当然我也影响过他,不过无非是告诉他北航哪个系美女比较多这些他不care的东西-_-bb)。他家里是军人出身,本人是很有事业心的男人,只要他想达到的目标,我从来没见他失败过。他和我吃饭的时候,跟我说他最近看西方经典的羊皮卷,里面说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是“选择的力量”,这个对我震撼很大。和富察哥说的一样,他的观点是面对任何事情,我们都可以作出自己的选择。当你有两个小时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是看片儿,还是给mm发短信,还是灌水,还是看书,还是跟兄弟吃饭联络感情。当你的人生态度确定的时候,就可以把它贯彻在每一次选择当中。
当你有了自己的原则,你就会开辟自己的道路,用的,就是所谓“选择的力量”。他还说据统计,清华的毕业生里面,真正在社会精英阶层当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清华本校培养出来的非常少,大多数是外面进清华学习的(是指研究生以上学历,当然这个统计是否正确我不负责)。他一说这个我就明白了,我读研没有换个环境,是一个天大的错误。在北航现在已经算老油条的我,可以说已经完全没有了斗志和动力,因为我知道哪些空档可以钻,哪些规则可以利用,怎么样不花力气也能拿到学历,这样活下去,根本学不到任何东西,因为你的态度是混,而不是拼,这个不对。当你确定的知道你读完研,拿着北航的研究生文凭,可以找到多好的工作的时候,你就不会对读研的生活有任何激情,而对一个男人来说,失却了奋斗的激情往往比任何事情都可怕。这就是换环境的重要性,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面往往能激发人最大的斗志。回想起来,我生命中的几次换环境,虽然对性格等等方面有重大的影响,可是最终还是利大于弊。特别是大学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和城市,反而使我坚强起来。我身边的中学同学,来到北京以后混得都不错,很可能就是心中的一种信念在支撑,“我们广东人不能衰给别人看”(别骂我地方保护主义什么的,只是举个例子,大家一定也对自己的家乡充满了自豪感和责任感)。所以现在让我重新选一次的话,我一定不选在北航读研,即使跑到新疆技术学院去读研也好(呵呵,只是随便举个例子for joking)。
所以我劝一句,不管你读研还是工作,换个环境吧,到全新的天地里去施展你的才华,即使输了,你不负男人的称号。那些一辈子活在家乡或者父母保护伞下的人,我真觉得即使成功了,也不是很精彩很飞扬的生活。人不可以在一个环境里待太久,否则只会培养惰性,现在我是追悔莫及。
说了这么多,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太唐僧了。最后送面临选择的师弟师妹们三句话吧,让你们不要学我这个小混混:
1、不要怕,别后悔(富察哥送我的话-_-bb);
2、态度决定一切(米卢啊!!!米卢!!!);
3、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选择的力量(我哥们儿送我的,太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