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我国劳动人民擅长用各种动物作为铜器、陶器和瓷器的装饰,或者把整个器物做成动物的样子。这件三国(220年至280年)时期的鸡首壶就属于这一类,是瓷器中的精湛之作。
鸡首壶,是三国末年两晋时期越窑、瓯窑的一种新产品,以后各地窑厂都有烧制。这件鸡首壶是1989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宋山东吴大墓出土的。壶高19.2厘米,口径10.5厘米,口较小,短颈,斜肩,鼓腹,平底。肩上塑一鸡头作壶流,昂首张嘴,高冠睁眼,形态生动。后肩上贴附翘起的短尾,首尾相应。壶的肩部刻划三首弦纹,并置有对称的两个半环形耳,耳上饰蕉叶纹。通体施青釉,釉色匀净。壶底无釉,胎色灰白,质地坚硬。三国、两晋时,壶和罐容器没有配制盖,常以碗碟作为盖。东晋开始,壶罐才较多地配制器盖。此壶出土时未见碗碟之类盖。
鸡首壶是六朝青瓷中的典型器物之一。早期的鸡首壶多数是在小小的盘口肩部,一面贴个鸡首,另一面贴鸡尾,鸡头都是实的,完全是一种装饰。东晋时,壶身变大,鸡头有颈,引颈高歌,后安圆股形把手,上端贴在器口,下端贴于上腹。到东晋中晚期在把手的上端还饰有龙头。到了隋代,壶身变得修长,口颈加高,柄饰龙头更为普遍,造型优美,而且更适合于实用。马鞍山地区历年来出土了大量六朝时期的鸡首壶,它们的形制多样,构思巧妙,演绎出不同时期实物造型的发展序列。比较清楚地看出,鸡首壶是由三国、西晋时矮身、鼓腹、短尾等造型特点向高体、长颈、长尾上翻成曲柄的形式逐渐演变。考古界此前一直认为吴、西晋的鸡首壶,鸡首不能倾注,只是一种装饰。而马鞍山市宋山东吴墓出土的两件青釉鸡首壶(有雌雄之分),鸡首与腹相通,充当流的作用。既有装饰美,又实用,揭示了西晋以前三国时代鸡首壶的造型特点,即造型秀美,制作规整,使用方便,反映了越窑在三国时期已具有相当高的烧成技术及制瓷工艺。
这件三国越窑青釉盛酒(水)器,埋藏地下1700多年,至今仍然釉色莹润,保存完好,不可多得。1992年该壶被选入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精美图册《中国文物精华》之中,属国家一级乙等文物,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信息来源:中国商报 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