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适应周期循环
一个人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学习一项新的技能,要经过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无所知;
第二阶段:认识不足;
第三阶段:墨守成规
第四阶段:游刃有余;
所以,当一名新人刚刚开始销售工作的时候,开始的时候一定有非常艰难的,这是一个基本的规律,谁也脱离不了。只不过每个人的经验、学习力和态度有差异,所以进度会有所差别,但是最终新人和老员工的差距会逐步靠近,销售人员通常在半年到两年的时间会真正成熟起来。正视这个客观规律,是处理销售经理和销售新人有关业绩问题的沟通前提。事实上,现实的企业生存状况不允许有这么长的时间,那销售经理应该怎么办呢?
笔者处理的方法是首先将经验化的技能与知识形成标准化、流程化、可操作的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ss);然后将与业绩相关的可量化的指标都量化,如电话量、拜访量等;利用大家的力量,应用团队分享与主管陪访;建立严格的产品知识点与技能环节的考核制度,并定期考核与抽查;制定晨会、夕会和日评估、周评估、月评估制度。以上所有的方法只有一个目的:减少新人的预热期,让其尽快出单。
4)新人流失预防:前景展望 管理员工的期望值 随时注意员工的表现 以情留人
销售经理都要注意作好新人离职的预防工作。事先预防可以有效地控制新人流失的风险:订单的损失和重新招募的成本。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措施和方法可以达到预防新人流失的目的呢。销售经理通常会采取的方法是帮助新人规划他的职涯之路,说明晋升的路径以及如何才能达到,即前景展望。以达到对销售工作的自信心。新人听到销售经理为他描绘的美好景象,充满了无限的遐想。这个时候,通常是信心满满,自我表现欲望强烈,恨不得马上拿起电话开始联系客户。但是,如果你只是做了这个步骤,而且将前景描绘得非常诱人。通常的结果是“希望越大,而失望越大”,当新人全力以付,而看不到任何回报,或回报与你所讲的相距甚远的时候。离他们离开公司的日子也就不远了。真正有经验的销售经理在描绘前景的同时,同时也要管理新人的期望值。“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而且要和新人讲清楚,做销售其实都是差不多的,都会受到困难,在我们这个公司做得不好,也不见得到其他公司就一定能做好。与其跳来跳去,不如好好在一家做下去。让新人的心态放下来,不要浮在表面,要落实在每天实实在在的行动上面,关注每天的进步和成就,一点点积累。
另外,要注意新人的日常表现和异常动向。通常,在法定的长假前后、如五一、十一、春节、九,十月份(跳槽有“金九银十”之说),都是跳槽的危险期,因为这个时候通常都是大型招聘会的集中期。入职的两个星期、三个月和半年、两年也是个危险阶段。在这些阶段,销售经理与人力资源部门都要比平常更要留意新人的动向。如果发现如下现象,你就要考虑他是否要走人了:如平时一直遵守考勤的员工,开始频繁请假、迟到早退不断;平时不加班的开始经常加班用电脑,回家的时候公文包里充斥了文件资料;平时服装不太注意的,突然有几天开始上午请事假,下午西装革履来上班,十有八九半天面试去了;平时爱说话、唧唧喳喳的人突然沉默不语,开团队会议的时候不主动发言,故意坐在角落里,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等等;如果你发现你的手下开始有类似的现象,你要开始拉警报了,你的手下正在默默地酝酿辞职。
最后,在目前国内中小企业企业文化缺乏系统化建设的状况下,销售经理发挥个人魅力,以情留人是非常重要的使团队稳定的手段。做销售的人都比较注重自身的心理感受,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怀和认同,渴望分享成功经验。销售经理不光要严格下属的工作要求,还要关心下属八小时之外的生活,下属一旦有困难,你要尽力帮助他解决。“及时雨”宋江为什么能当上108条水浒好汉的头领,从其绰号可窥一斑;
其次,平时多和下属一起吃饭、娱乐。很多在公司里需要开会解决的棘手问题可以在餐桌上摊开来谈。因为这个时候,一般人比较放松,他会告诉你真实的想法;
特别注意的是,在与下属沟通过程之中,本着开放的态度,多倾听,同理心交流,善意地提问,让新人自己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以后如何改善的措施;
对于下属错误的行为注意处理方法,不要当众指责。对于新人取得的成绩,如第一次出单,出大单,要及时嘉奖。可在团队的晨会、夕会上让其当众分享其成功心得。多给新人当众演讲的机会,这不仅有助其增强归属感与集体荣誉感,更有助于新人增强其做好销售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