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熄的窑火造就了中国瓷都德化,勤劳聪慧的德化人赋予瓷泥以生命,栩栩如生的传统瓷雕、晶莹剔透的建白瓷、洁白如玉的高白瓷、造型变化万千的西洋工艺瓷、多姿多彩的窑变釉瓷器等在德化陶瓷业者的手中诞生和传承。德化现有陶瓷企业1300多家,其中冠福公司产品荣获“中国名牌”,顺美、龙鹏、冠福、协发光洋四家企业产品荣获“中国陶瓷行业名牌”称号,协发光洋获省质量管理奖。德化陶瓷品种极其丰富,传统瓷雕、日用陶瓷、西洋工艺瓷同步发展,建白瓷、高白瓷、玉质瓷、骨质瓷、高铝瓷、色釉瓷、白云陶、红壤陶等各放异彩,2005年全县陶瓷业产值达45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60%以上,充分显示了支柱产业的作用,随着陶瓷业的发展,对德化的矿产、水电、房地产及其它第三产业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德化全县人口30.4万人,近几年来,农村人口快速向城关聚集,现居住城关人口已达17万人,实现了政府先前提出的小县大城关的战略目标,2006年县委、县政府又提出了到2010年实现产值100亿元,财政收入10亿元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陶瓷产业的升级换代与发展壮大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自欧盟取消对我国陶瓷的进口配额以来,我国的陶瓷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2005年全国陶瓷出口量达50.38亿美元,其中日用瓷的出口占世界日用瓷出口数量的65%,从表现来看,这是一个相当可喜的数字,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则是相当可悲的景象,相同产品(但质量不同)的卖价不到世界名牌产品的十分之一,号称“CHINA”——陶瓷之国所生产的瓷器无一世界名牌,在发达国家的商店、超市基本看不到中国制造的陶瓷,可见差距是相当巨大,但差距即是机遇也是挑战,世界陶瓷市场需求的变化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应对,就目前德化陶瓷产业集群的现状来看,应当走高新陶瓷促进传统陶瓷业发展的道路,推进德化陶瓷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加快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传统陶瓷业是以天然矿物为原料,使用普通陶瓷生产工艺技术生产陶瓷器、炻器、瓷器,制作美术瓷、陈设瓷、日用瓷、卫生洁具、墙地砖、电瓷等产品,该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陶瓷机械设备制造业、色釉料加工业、坯釉料精制加工业、窑炉业、五金配套业等的发展,其数量规模较大,但其能耗也大、物流量大、环保工作量也大,而物值却较低;高新陶瓷业的主产品是以化工原料为原料,使用新型陶瓷生产工艺技术生产陶瓷柱塞、电容基片、辊棒、窑炉材料、研磨体、耐磨抗腐蚀元件以及能源工程、环保工程、生物工程等众多现代科技领域所需之材料,产品具有高性能、高精度、高附加值等特点,如获2005年全国科技大奖的项目即为比铝轻、比钢硬的特种陶瓷材料,在陶瓷行业中,至今一直把以上二类产业分得清清楚楚,极少互动和交流,习惯于认为传统陶瓷业是民用大众化制造产业,高新陶瓷是高科技产业,但是从现在的生产发展实践证明,高新陶瓷业向民用方向发展,传统陶瓷业广泛使用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趋势日益明显,比如利用高铝材料制作球磨机内衬和研磨体替代天然球石,能大大提高球磨效率,缩短球磨时间,提高坯釉料的化学稳定性等;高新陶瓷的某些工艺技术和材料引入到传统陶瓷业中可以开拓陶瓷的功能性,如纳米陶瓷、抗菌陶瓷、功能陶瓷等,事实说明,一手抓高新陶瓷的发展,一手抓利用高新陶瓷促进传统陶瓷的发展是大有可为的。广东陶瓷2006年1-3月出口金额为5.58亿美元,同比增长22.58%,占全国陶瓷出口总额的47.55%主要靠的就是产品的更新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虽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倒闭了相当一批的中小企业,但同时却又涌现出了一大批生产建筑仿古砖的规模企业,起到了整体推动陶瓷产业结构大调整的作用,还引导了思维、消费观念和文化需求的转变,然而由于起点还是相对偏低,企业一窝蜂,导致新一轮的自相残余正式上演,德化陶瓷产业正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政府大力引导日用陶瓷生产的同时应当吸取这一教训,同时加大在科技、人才、管理、创新、营销等方面的投入和培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与完善,以名牌求生存、求发展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协发光洋陶瓷就是德化日用陶瓷企业创名牌的典型代表,要取得和超越这一成就,必须努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企业争名牌,政府造品牌,使百亿强县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
首先要有高质量的产品作基础。质量是名牌的内涵,是名牌的生命,质量好是名牌的重要特征。因此,创名牌就要扎扎实实夯实质量这个基础,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应当制定陶瓷原材料的上市准入标准,遏制不合格原材料进入市场,尽力开展和推广原料标准化工作;在企业员工中强化质量意识,确确实实按ISO9000、ISO9001国际标准,真正一丝不苟地实施到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去;要认真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使企业上下人人视质量如生命,使产品质量成为决定每一个员工切身利益和前途的重要砝码。
我们现有陶瓷产品质量在生产工艺上主要体现为“工艺不够美、质量不够精”,比如日本产的瓷器,无论产品大小都极其考究,如果你买一块日本产的碗,摸一摸它的底部是光滑如丝的,而你如果买一个国产碗,它的底都十有八九是粗糙的,就这么一点小小的差别,足以使中国陶瓷失去国际市场,同时也正在逐步失去国内市场;在产品设计上体现为“精美上不去、拙朴不到家”,国际上流行的日用陶瓷要么美仑美奂,找不到一丝缺憾;要么古朴、天然、设计讲究天人合一的效果。与他们的产品相比,我们市场上出售的国产瓷往往是即不精美,又不拙朴,也正是国人在摒弃传统文化的同时又掌握和理解不了西方文化的真实写照,因为设计风格是时代风格、民族风格、产品风格及设计师个人魅力的综合体现,设计已成为提高生活质量及生活品位的一门艺术,对企业营销品牌产生重大的影响,企业应当真正把设计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投资。
其次是要有高技术含量作保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名牌的最好营养,创名牌离不开科技。无数事实证明,及时采用新技术是创名牌或提高名牌质量、加快名牌更新换代步伐的有效途径。技术落后,很难创名牌,因此,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科技进步,主动消化科技成果,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密切协作,避免出现提着裤子找厕所的尴尬局面,企业要增强预见性和灵敏度,广采新信息,选准切入点,采用新工艺;强化支撑点,推广新科技;坚持高起点,开发新项目,使名牌产品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但在科研及其投入方面我们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据统计显示中国的科技贡献率<40%,发达国家却达70%以上;我国99%的企业从未申请过专利(有申请专利的企业绝大多数为外资或合资企业),绝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技术,特别是自主核心技术,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只占其销售收入的0.71%,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的平均水平,大中型企业中3/4没有研发机构,2/3没有研发活动,超过60%的企业没有自主品牌。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只追求看得见的投入和产出,绝对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利润至上心态,久而久之,尚失的不仅仅是形象,其生命力也不会长远。
三是建立完善的营销体系。高质量是产品成为名牌的内在根据,但优质产品并不等于名牌产品,名牌的真正含义是高质量的产品,进而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持久的市场占有时间。优质产品要真正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名牌产品,还要有正确的营销战略和策略,更要有完善有效的现代营销服务体系,企业要将营销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龙头来抓。一是建立起文化程度高、能吃苦耐劳、事业心强的营销队伍;二是要注重市场的发展,按照“巩固现有市场、拓展国际市场、开发国内市场”的思路,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三是实施CIS战略,扩大产品和企业的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进而形成并扩大市场;四是提高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五是通过良好的营销策略,掌握市场主动权,寻找新的目标市场,扩大市场覆盖面。另外要转变经营观念,突破“锅碗瓢勺”和低档小工艺品的概念,把德化陶瓷当作一种高附加值的艺术品来经营。据本人调查了解,德化陶瓷在国内就有广阔的市场,可采用联锁加盟的营销方式,统一物流配送、企业加盟分工生产、进而组建营销公司和行业协会,规范行业秩序。
四是要加快创新步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找到供不应求的商品,今天的名牌热销货可能就是明天的滞销品。企业若要争名牌,保证自己的产品始终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就必须实行创新经营,坚持不断创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做到棋高一着,步步领先,不断求变,牢牢抓住市场,顺应市场,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因此企业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的经营方略,做到市场变我变,市场不变我变,我变引导市场变。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使自己的产品在结构、功能、质量等方面具备新、奇、特等与众不同的特点,从而做到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牢固确立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
五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管理也是生产力,是创名牌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名牌的创立和形成涉及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一个名牌,就是企业各方面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可以说,没有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就没有名牌。不仅名牌的产品离不开企业高素质的管理,而且名牌的巩固、发展也要靠企业各方面的管理来维持,很难想象,一个管理水平很差的企业能够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名牌产品,如果企业没有高水平的管理,创名牌是很困难的,既使一时创出了所谓的名牌,那最终也保不住,因此企业要积极运用现代管理方法与手段各个工序都建立流程化的管理规范,加强企业产、供、销、人、财、物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六是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是关键。名牌产品是人造的,人才是产生名牌产品的依托,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讲,名牌也就是“人牌”,在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对创名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西方发达国家把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作为产品战略的基础工程,我们应有所启发,因此,企业在创名牌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积极探索培训、聚集人才之路。要建立机构,长远规划,按需办学,讲求实用;培训上岗,对口深造;内外结合,更新知识,还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一要遵循人才成长团队性规律,着力培养创新创业的领军人物;二要遵循人才工作阶段性规律,把政府与研发机构合作提到更高的位置;三是要遵循人才工作公益性规律,建设高层次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关注人才发展,采取有效措施激励人、塑造人、培养人,做到大力培养人才,正确使用人才,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营造良好的精神风貌,为创名牌夯实基础。据新浪网最近调查报道,中国只有16%的人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的企业,72%的人非常不喜欢自己的公司,76%的人表示正等着某天离开所在的公司。如此缺乏集体归属感、荣誉感、凝聚力和创新激情的人文环境,对企业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为此企业和政府都应当深刻反思和检讨;
七是要有高效服务的政府。政府的服务与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影响重大。一是要抓好集工程技术开发、中试孵化、标准化建设、人才培训、信息交流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二是出台以时俱进的各项有关措施;三是不断改善适合企业发展的软环境,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四是做好陶瓷产业的宣传工作,培养消费群体,引导消费时尚、创造陶瓷市场;五是开展“德化陶瓷”区域品牌集体商标的设计与注册,作为“德化陶瓷”的统一形象整体对外推介;六是打好德化旅游牌,建设开放型的泉州后花园,促进陶瓷业的发展。经过20多年的市场洗礼,福建区域品牌已现雏形,如安溪茶叶、德化陶瓷、南安石材、惠安石雕等,但这些区域品牌往往鱼龙混杂。创新区域品牌,关键要依靠区域内名牌企业,由一家或几家名牌企业牵头,制定区域品牌标准,进而提升区域品牌的美誉度,在这方面由名牌企业挑大梁,行业协会具体抓的同时必经依靠当地政府的引导和实质性的扶持,从而把德化打造成为国内外大经销商的名牌产品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