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实战
十多年来,浸淫于中国市场营销的一线,也闭门苦读过营销和管理大师汗牛充栋的各种专业书籍,这些经验和知识给予我很多的启发。但我总抱持着这样一个怀疑的态度:到底有没有更好的市场营销?尤其是进入所谓“Business2.0”的新经济时代之后,我们的营销方式甚至营销理论到底要不要做一些改变?构成营销理论基础的一些基本要素,是否正走在被淘汰的道路上呢?
这篇文章将和读者诸君探讨有关营销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它的重点并不在于武断地论定,而在于抛砖引玉。
艺术和设计战略
“品牌”,这几乎是被企业的市场部和咨询公司使用频率最多的一个词语。遗憾的是,对于中资企业而言,目前真正具有溢价能力的品牌少之又少。
为什么品牌专家的夸夸其谈最终演变的结果总是难逃价格战的厄运呢?中国的品牌,究竟输在哪里?我并不简单认同中国品牌缺乏战略之类的说法。事实上MBA已经充斥中资企业的管理层。尽管各种混乱和前后矛盾的营销思想塞满了这些掌控着企业营销部和管理层人士的脑袋,但品牌和战略对他们而言并非陌生的东西,在营销的理解上,他们也并不见得就输给跨国企业。
然而,在气质上,我们却明显缺乏艺术感,无论是对产品而言还是人本身。只要对产品或者品牌LOGO稍加观察,我们就很容易分辨出哪些是本土品牌,哪些是国际品牌。无论我们如何去定义“品牌”,但有一点我们是明确的,品牌首先是代表着美的,而那些顶级的品牌,也无一不是一件商业的艺术品。
创造一个仅仅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或者一种服务、一种体验方式或一种生活方式是远远不够的。产品需要上升到品牌的高度,它还需要具有美观独特的外型和艺术的内涵。
黑格尔曾经说过,艺术“能把一切可能的材料都穿上艺术的外衣,呈现给知觉和情感。”美的艺术就在于引起人类的这种情感和快感。而它与商业的结合就是创造出一个能诉之人感官与心灵的品牌,它唯一的路径也正是设计战略。
设计正在日益成为商业世界中获得成功的重要关键,也正在日益取代以往我们所强调的理性与逻辑的重要性。数字时代的英雄三星在1995年就成立了三星创新设计实验室(IDS,the Innovative Design Lab),这为他们日后成长为世界级的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中国,就有数百个设计师为三星工作。尽管在技术方面,三星无法与很多欧美巨头抗衡,但是借助设计战略,它依然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惊人的市场份额。三星的产品售价甚至还超过很多以技术为主导的欧美公司,并且已经成长为了世界级的品牌。
在手机行业,时尚设计的风头早就盖过了技术。从摩托罗拉的RAZR、PEBL,到LG的“巧克力”、诺基亚的“倾城&倾慕”,摩托罗拉的CEO在设计中心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看财务报表,而就在几年前,摩托罗拉还被年轻人称为没人要的老古董。但现在,他们请的模特不仅有辣妹和贝克汉姆,还有全球知名的街头涂鸦艺术家。在中国,他们开出了全球第一家旗舰店,甚至宣称要像设计时装一样地设计手机。
中资企业也偶然有这样的成功案例。奇瑞QQ,这款车的设计虽然饱受抄袭争议,甚至奇瑞也因此受到通用汽车的起诉,但是奇瑞QQ的成功也再次向我们证明了艺术和设计的重要性,这款外观可爱的车在很长时间里成为了都市年轻白领的时尚宠儿,但类似售价却外观丑陋的吉利却显然不是。毛戈平亲自设计的化妆品品牌MGPIN,在华东局部市场无论在售价和单柜销量上,都堪与欧美竞争品牌媲美,它的售价更是达到了美宝莲的三倍。你都很难相信在个别高档百货商店甚至同为艺术家创建品牌的植春秀都不是它的对手。MGPIN这个品牌现在已经稳稳地立足于中国化妆品品牌旗舰市场的上海,它的成功也再次证明了艺术对品牌的影响有多大—无论对于溢价能力还是实际的销售。
中国从来都不是一个缺乏艺术的国度。我们需要的是透过设计战略,将艺术与商业融合。没有人会就使用价值去为艺术品讨价还价,问题在于,我们的商品,融入了多少艺术的内涵?
同理心
“细分市场”,“目标市场”这些单词,在很长时间内,已经成为我们每次新产品上市都需要重复一遍的“小和尚念经”。然而,经验却告诉我们,之前你在办公室所“细分”的市场,确立的“目标顾客”,到头来却往往和你的产品的真正购买者风牛马不相及。
在营销我的《逃离外企》这本书的时候,编辑曾问过我,“你的书要卖给谁,你得要有个明确的目标市场。”但我的回答是“我不知道,谁爱看我就卖给谁呗。”这句话实在不像一个做营销出身的人该讲的话。但事后这件事情的发展却印证了我对市场细分理论早已存在的很多疑点。独立推荐《逃离外企》这本书的,不仅有像《世界经理人》这样的严肃管理杂志,也有《嘉人》这样的时尚杂志。
世界杯足球赛冠亚军决赛当晚,我守在电视机前看完了现场直播,和我做着同样事情的人,全球大约有10亿人。那么好吧,请告诉我“世界杯足球赛冠亚军决赛”这件产品的目标顾客是谁?细分市场是怎么分的?用我们已知的营销理论,是完全解释不通的。全世界热爱足球的人?是吗?别再自欺欺人了。
世界杯的冠亚军决赛,真正能扣动人心弦的并非足球本身,而是那种成功的喜悦、登临世界之巅的满足感、节日般的热闹气氛和人对流行元素的自然趋近。或许还有许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扣动了人的心弦。这个心弦并不因为你是亚洲人、欧美人或者非洲人而有所不同,人性中的绝大多数东西是互通的。而世界杯,正是扣动了每一个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人的共有人性。
市场细分的思维逻辑往往是内向的,它基于企业本身而不是市场,虽然它貌似相反。市场细分总是会把人按照收入、职业、年龄等等客观的因素划成这一堆或者那一堆,却往往否定人的独立个性。但我始终相信,我们的营销,是在与每一个不同个性的人对话,而不是我们假想中的那一堆堆被“细分”了的人群。
丹尼尔·平克在他的著作《全新思维》一书中提出了“共情能力”(Empathy)一词,这个词语我们以前在销售和谈判中常使用的中文翻译是“同理心”,它是指设身处地、认同和理解别人处境、感情的能力。同理心也完全可以应用于营销,因为人性是人类共通的,它不会因为你是哪国人甚至是古代人或现代人而有所不同。被谐谑地称为“学术超男”的易中天,他在百家讲坛的讲座和书的受欢迎程度甚至还超过了一些当红娱乐节目,易中天的一个观点我非常认同,他说“人,不管是什么人,都是一样的,不管他地位多高,功劳多大,多么被人推崇都是一样的。人性是不会变的,人性是永恒的。”易中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对人性的理解,他的节目正是不断变化各种方式,与观众建立同理心,从而获得了比一般的教授讲座更为大众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