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白瓷始烧于北朝晚期,历隋至唐发展成熟。唐代,邢窑白瓷已成为风靡一时“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名瓷;广州生产的白瓷质量也很好,唐李勋在《本草》玉石部下品条载:“白瓷屑,平无毒,广州良,余皆不如”;四川唐代生产的白瓷已相当精美,杜甫在《又于末处乞大邑瓷碗》诗中云:“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瓷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唐代我国白瓷生产基地主要在北方,如河北的邢窑、曲阳窑;河南的巩县窑、密县窑;近三十年来南方的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福建也相继发现了一些唐代白瓷窑址。五代时,景德镇的胜梅亭也生产白瓷。宋代,白瓷生产的中心仍在北方,以邢衰定盛而将白瓷生产推向了一个高度。此后,无论江西景德镇的青白瓷,还是四川彭县窑的白瓷,都以定窑白瓷为楷模,竞相仿定白。北方的磁州窑和南方的吉州窑则在白瓷之上绘画,发展白瓷成为另一新产品。如景德镇在元、明、清时利用白瓷的胎体创造出青花、五彩等光彩夺目的彩绘瓷器。明代,福建德化窑将我国白瓷生产推上了历史的顶峰。
德化窑在宋代以烧青自瓷而始,到元代才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乳白釉。明代时,德化白瓷无论在胎釉、装饰等方面均全面成熟,出现了人人称道的“象牙白”、“鹅绒白”、“奶油白”、“猪油白”、“孩儿红”,其中“象牙白”以低铝高硅为白瓷代表作品而闻名于世。众多不同名称的赞誉,说明德化白瓷已倍受人们的青睐。她不仅独领白瓷风骚于国内。还受到国外人们的喜爱,法国人将德化白瓷概称为“中国白”,国际鉴赏家誉德化白瓷为“国际瓷坛的明珠”。此足以证明,德化白瓷已代表了中国白瓷的光辉形象,并在海外享有盛名。
德化白瓷何以如此著名,何以能在明清南北各地瓷器(除景德镇外)走向衰落之中独树一帜,这与德化白瓷胎质优良,色白如乳,造型装饰精美分不开。它以轻薄透亮的胎体,温润独特,柔和动人的瓷釉给人以素净淡雅,轻盈甜美之感,因而能在众星陨落中独闪其光芒。
德化白瓷是在宋元南方普遍生产青自瓷之际发展起来的。它克服了青白瓷自中泛青的弱点。它与唐、宋时期其他地区的白瓷不同,与景德镇同时期的白瓷也异样,成为明代全国瓷业中一种具有独特代表性的产品,因而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独特的价值,能够远销国内海外。
德化白瓷的特点是瓷胎致密,透光度极其良好,为唐宋时期各地白瓷所不及。唐宋北方白瓷是用氧化铝含量较高的粘土烧制的,粘土内含助熔物质少,故器物胎体不够致密,透光度较差,而德化白瓷则是氧化硅含量较高,氧化铁含量较低的瓷土制成,主要助熔剂氧化钾的含量高达6%。采用这些原料胎中玻璃相较多,因而它的瓷质致密,无气孔,透光度特别良好。
从釉质看,德化釉为纯白,而唐宋时北方的白瓷釉泛淡黄色,元明时期景德镇的白瓷白里微泛青,与德化白瓷有明显的区别。这是因为德化白瓷采用的原料化学组成有所不同,尤其与氧化铁、氧化钛的含量有关,北方白瓷的特点是胎釉中氧化钛、氧化铝含量比较高,胎中的氧化铁含量也较高,烧成时采用氧化气氛,故瓷器呈现白里泛黄的色调;景德镇白瓷的特点是胎釉中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铝含量均较适中,烧成时采用还原气氛,故瓷器呈现白里泛青的色调;德化白瓷的特点是胎釉中的氧化铁含量特别低,氧化钾含量特别高。烧成温度达1200℃±30℃用较强的还原焰烧成,所以德化白瓷比唐北方和景德镇明代生产的白瓷釉色更纯净。从外观上看,色泽更光润透明,洁白如玻璃,在光照之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的《远东陶瓷概述》指出:“德化瓷器洁白犹如玻璃,大都很透明,而外面盖以一层柔和而动人的瓷釉。其瓷釉与瓷体的结合是难以划分的。那里的瓷器绝大部分是洁白色的,有的是奶白,有些成乳状,有少数则象牙色或染成淡红色;而其釉的结构则可以和乳胶或鱼胶相比”。
德化白瓷除了胎釉更胜历代各地区生产的白瓷一筹之外,其装饰风格独特也是她负于盛名的原因所在。北方邢、定窑,南方景德镇等窑白瓷制品均以碗、盘等生活用品居多,装饰技法采用印花、刻花和划花,图案以各种花卉和动物形象为主。而德化白瓷制品除生活日用品外,还有大量佛像雕塑品。尤其明清之际,德化白瓷雕塑颇负盛名。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德化瓷雕突出其优良的瓷质,以摒弃彩绘而追求单纯的雕塑美和原材料的质地美,因而朴实无华而又饱含风韵。由于佛教在德化的兴盛,瓷艺工人利用瓷雕作为宗教信仰的偶像,如佛教的如来、观音、弥勒、罗汉、达摩、祖师和道教的王母、帝君、八仙、麻姑、寿星等神仙佛像都成了雕塑的主要题材。明清以来,取材范围更加广泛,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天女散花、哪吒闹海、七女下凡,历史人物屈原、李白、杜甫、郑成功、岳飞、昭君、西施、杨贵妃也都成为瓷塑受欢迎的题材。这些瓷雕给人以庄严肃穆而又温柔亲切之感。这一别致的瓷雕艺术,还得到元朝皇帝欣赏,被选为宫廷的御玩贡品。
德化白瓷生活用品的装饰技法,元以前采用刻划、篾蓖及堆贴,大多以洁净秀丽的莲花为主要题材;明代运用堆、贴、浮雕和透雕手法,选用象征高雅圣洁的梅花为主要题材,其它图案的花纹也不少,尤其是宋元盒类印花装饰丰富多彩,不仅有各类花卉和动物题材,还有各种吉祥铭文。《中国陶瓷史》中载:“福建德化窑出土了大量青白瓷印花盒子,仅盒面上的花纹就有一百种以上。”
德化白瓷就是这样以她瓷质洁白,温润如玉,釉面晶莹,光泽如镜,造型美观实用,装饰清雅宜人而声蜚国内外的。法国人称其为“中国白”。日本人称其为“白瓷中的白眉(意为最杰出的产品),甚至胜于白玉。”《支那陶瓷时代研究》讲德化白瓷“大约从16世纪起……介绍到欧洲以后,立刻作为中国白瓷而得到全欧洲贵族阶层的欣赏和欢迎,并接受无限的订货”。国外的需求,使德化白瓷除了内销,比别的窑白瓷更注重追求海上贸易。北宋时,福州港开辟了通往新罗、日本、琉球、大食等国航线,北宋哲宗元佑二年(1087年),泉州市舶司正式建置,直至元代,发展为东方大港,盛况空前。马可·波罗旅游中国时,曾看到德化瓷经过刺桐城(泉州)销往国外。宋代泉州商人李充置船前往日本经商,带去瓷碗二百床,瓷碟四百床。近年来在坦桑尼亚、斯里兰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均发现元明时期德化白瓷。
综上所述,我认为德化白瓷是中国白瓷生产史上的一个光辉里程碑,她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从坯胎原料的选择,精炼到釉的化学组成以及烧成工艺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时至今日,德化白瓷仍然可以与景德镇彩瓷并驾齐驱,仍以她娇美洁白的特征展示着其独特的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