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价值不应该完全以新旧论英雄。”针对当今古玩市场中人们求古、求旧、盲目“跟风”造成古玩市场的混乱,“仿瓷高手”李广琪提出了新的观点。
“文物应该从艺术的角度去分析,去理解,去发扬光大,而不应该单单从经济价值这个方面去谈论,这样会把人带入误区。”在李广琪看来,古玩市场中占大多数的流动商品皆为仿制品,特别是一些足以“以假乱真”,“逃”过很多专家“法眼”的高仿品,其艺术价值并不低。
用李广琪自身经历来说,做一件工艺极难的仿制品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资金。比如他要仿一件乾隆的瓷器,首先要找到一块真品瓷片,然后去博物馆分析瓷片的成分,配成的颜色、成分、含量都要和真品一模一样,才可以“克隆”作品,年年往返辛劳如此。这样的探索和研究,其实是对我们很多早已失传工艺的“复原”,是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这样做出来的高仿品和旧品相比,只有年代的区别,艺术价值是相差无几的。”
“艺术品超出了本身的价值,就不值。很多标价上百万元上千万元的艺术品带有很大的人为炒作因素。电视台的《鉴宝》、《天下收藏》等栏目,很多专家的定价要高出"宝物"价值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炒作的气氛太重,不利于古玩市场的发展。”
艺术品不应该有新旧之分,比如当代画家陈逸飞的作品,在国际市场上卖得非常好。李广琪告诉笔者,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走向如同“箭头”,越走越狭窄。人们从玩“垃圾”到“细路”,再到民窑、民窑细路,最后到官窑、到皇家极品,可“玩”的东西越来越少,眼光越来越狭隘,古玩市场问题就越来越多。在国外,艺术品市场走向则是“扇形”,把眼光放到全世界,玛雅文明、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市场越走越宽广,市场活力也非常充足。“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世界上是共存的,艺术品终归要以艺术价值"论英雄",除了特定的材质以外。”
总而言之,仿制品同样有价值。生产过程的材料、做工、画工、烧制,花了大量成本,包含了艺术家的心血,其艺术价值并不逊色。而且高仿的艺术品的流行可以防止真正国宝的流失,同时满足国内外市场对中国古老工艺和文化的好奇心。较低的价格定位也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对古玩市场的整合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其实很多外国人都不问新旧,他们更看重装饰性,一件很便宜、很漂亮的仿制品也可以把浓浓的中国风情带入居室。”不仅如此,中国古老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的结合也成为国际古玩市场的“新宠”。李广琪说,很多外宾订烧以18世纪西方风情为内容的青花瓷碗,两种文化的巧妙结合,显示出别样的韵味。
李广琪说,艺术品市场正处于整合阶段,作为一个懂艺术的“古玩人”,在教会人们鉴别方法之外,还应该从根本上指导大众进行高层次的鉴赏学习,以更广阔的心胸、更长远的眼光接受国际化的市场规则,这样更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扬,也有利于吸收世界文明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