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工基础上的整合——新管理的实质
正大集团的谢国民董事长曾经要笔者一定要记录如下这段话,“很多人说,财富将来会垄断在几个大财团上面,但我认为,不是。这个世界将来是给有本领的小老板去发挥。这些大财团象人一样,有自己的寿命,总之会死,不会永久存在,反而是小老板的天下。中国的未来是小老板的天下,因为互连网络将使得他们在网上找到自己不见面的合作伙伴(供应商,销售商等),有很多小老板跟他配套,有人替他送货,有人生产他要的东西,很多小老板变成一个大企业,变成一个很完美的跨国公司,去跟大企业拼。这一点可从中国的发展历史可看出,最早是农民,后来农民变工人,然后工人变白领,最后都会成小老板。”
这些小老板们,这些知识工作者们,给企业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资源的概念不再是你拥有多少资源,而是你能调度多少资源;需要管理的对象不再仅仅是员工,更多的是你的合作者、外包商、供应商、顾客;管理的功能不再是控制,而在于协调;管理的手段不再是命令和强制,而是协商和合作。合作关系的拓展带来管理外延的扩展,资源概念的变化使新管理引入了整合的概念。
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中,亚当·斯密第一个提出了分工的概念,他发现工业文明的秘密在于分工,分工是财富的根本来源;而信息革命的先行者则发现,信息文明的秘密在于“整合”,整合是财富的基本来源。“整合”的基本含义就是把分离的各个局部整合为有机统一体,构造出一个内在和谐的系统。这个整合过程,就是财富的创造过程。
整合是新经济与旧经济分化的原点,也是新管理的实质所在。这是一个整合的时代。行业在整合,我们看到啤酒业在整合,家电业在整合,笔者曾经身处的饲料行业也在呼唤整合;区域在整合,区域内的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需要整合,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需要整合,海外资本和中国的民族资本也需要整合;企业更需要整合,企业家要有整合的眼光,投资需要整合各种资源,营销需要整合各种概念,新管理就是整合管理。
整合管理是系统的管理思想,意味着我们的管理决不能仅仅执着于某一个方面。可我们的IT精英们往往喜欢这样做,他们发明了太多的名词,创造了太多的概念,在对技术的追逐中逐渐迷失了管理的思想。比如,伴随着对企业扁平化的理解必然带来BPR(业务流程重组)、ERP(企业资源计划)和SCM(供应链管理),体验式的企业也自然需要CRM(客户关系管理)、Call-center(呼叫中心)和“大规模定制”(既适应个性化需求,又能大批量生产)等等技术来帮助实现。可我们的企业常常为了ERP而ERP(或为了BPR而BPR等等),为了兜售自己的某项技术而过度夸大其作用,贬低其他技术的作用,甚至把ERP等同于信息化,或把信息化等同于新管理。在这样的夸张中,手段代替了目的,技术淹没了思想,新管理走入了歧途。
中国的企业更需要管理思想的系统整合。转轨的中国就像一条巨龙,龙头已伸出了时空隧道,同西方的信息时代相接轨,而龙身还在隧道里面,在工业化过程当中,而龙尾却深深地扎根在黄土地里面,还陷在农业文明时代。三种文明同时交织、碰撞,三种文明下的价值观在中国的企业中同时存在,使中国企业的管理远比西方企业要复杂得多。比如,企业的雇员中有的只是为了混碗饭吃(农业文明的遗迹),有的希望能不断升迁(工业文明的价值观),而有的则希望能在这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知识工作者的特征),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雇员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此时,“和谐”的思想就非常重要。中国文化是最讲究和谐的,“天人合一”、“刚柔相济”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中国企业的新管理必须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这样一种和谐之美。这意味着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既要市场化操作,又要善于利用政府资源;在管理中既要有控制,也要有协调;既要有指挥,又要有合作;既要打破层级,但也要保留一定的经理职位。在企业运做中,需要一只眼睛看市场,一只眼睛看政府,还需要一只眼睛看员工;在人事管理中,要给希望活下去的普通员工以饭碗,给希望挣钱的经理以有吸引力的职位和薪水但辅之以严格的制度控制,给希望做事情的知识工作者以做事业的平台并辅之以感情凝聚。
要做到这一切,谈何容易?但企业家的天性就是敢于直面困难,迎接挑战,并在这样的挑战中获得无穷的乐趣。“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中国做企业是全世界最困难的事业,最有挑战性的事业,但也是最幸福的事业,最有成就感的事业。笔者相信,这样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最终一定会属于饱受中国文化熏陶,又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中国本土企业家。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