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55天的2007西沙水下考古项目第一阶段工作于5月8日圆满结束,有“水下兵马俑”之称的“南海一号”也将于7月份出水。目前,已分别从西沙群岛的“华光礁1号”及广东阳江海域的“南海一号”上出水了大量的德化陶瓷。另外,在西沙水下考古新发掘的玉琢礁等10处沉船遗址中也相继发现德化古陶瓷。
相隔数百年,德化古瓷再次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
大量德化瓷器浮出水面
近日,在德化陶瓷博物馆,十几件从西沙“华光礁1号”古沉船回归故里的瓷器默默地向游人诉说着久远的往事。
同时,该馆也珍藏有造型式样与“华光礁1号”及“南海一号”沉船上出水的完全相同的陶瓷,主要出土自该县三班春岭窑及盖德碗坪仑窑。与那些从当地的古窑址出土的同一种产品比较,这些在海里沉睡了800多年的瓷器,因久经海水的浸泡而更显得光彩照人。
德化古陶瓷专家、泉州博物馆副馆长陈建中介绍,2001年水下考古队曾从“南海一号”中打捞出一批宋代年间的粉盒,为此,中国水下考古队队长张威还特意到德化县考证,确定这些陶瓷粉盒都是产自宋代德化盖德碗坪仑窑的。
据全程参与了“华光礁1号”抢救性挖掘及长期关注“南海一号”打捞的中国水下考古队队员、泉州市博物馆的张红兴介绍,由于“华光礁1号”及“南海一号”两处沉船时代差不多,都处在南宋时期,所以出水的文物有一些是相同的。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关的文字记载或相关的资料。
据悉,这些出水的陶瓷,按釉色分类主要有青白釉、青釉、褐釉和黑釉几种,器型主要为碗、盘、碟、盒、壶、盏、瓶、罐、瓮等和粉盒。已出水的瓷器中,其中有一个器物,碗心有龟、仙鹤、仙人图案及祥云的纹样围成圈,整个画面表达的就是中国人传统的愿望,长寿、吉祥,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改变外国人的生活习惯
从沉船上的陶瓷数量之多,可推断当时的福建已是中国瓷器的重要产地,折射出当时德化瓷器在海外的风靡程度,更可证明德化外销陶瓷的繁盛。
采访中,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烔鑫告诉笔者,这些瓷器主要产自南宋时德化的三班、盖德,出口到印度、波斯和埃及等。当时,德化的瓷器主要由人工挑至永春,接着从水路运到泉州,再从泉州港走向东南亚、欧洲等地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有一小部分是从福州、莆田出口。
陶瓷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德化陶瓷的外销对改善、丰富和美化当地人民生活有直接影响。
据了解,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饮食以葵叶为碗,不施匙筋,掬而食之”(见宋《诸蕃志》)。中国陶瓷输入以后,提供了精美实用的器皿,改变了他们“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
据曾到印尼考察过的陈建中介绍,德化“喇叭口”大瓷碗的输入,结束了印尼人吃“手抓饭”的历史,当然“手抓饭”作为一种传统的饮食习惯直到现在还保留着,但是这种产自宋代德化盖德碗坪仑窑的“喇叭口”大瓷碗,对东南亚饮食习惯的改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印尼国家博物馆,陈建中就见到了许多产自德化的“喇叭口”大瓷碗。
推动世界瓷坛发展
德化窑从北宋开始以烧造外销瓷为主,宋元时代德化外销瓷主要从泉州港出口。
当时泉州港“南通占城诸国,北通朝鲜诸国”(《宋会要辑稿》),已与广州、明州(宁波)、杭州并列为我国四大商港,陶瓷与丝绸一样列入对外贸易的重要项目,大量附舶,远销海外。宋末荷兰人由福建贩运瓷器至欧洲,价值与黄金相等且有供不应求之势。在荷兰人贩运的瓷器中,闽南地区(包括德化)瓷窑的产品占着相当大一部分。
德化瓷器进入欧洲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成为帝王、宫廷和贵族所搜集、收藏的艺术品。在欧美各国著名博物馆都有大量德化瓷器。如美国的波士顿、费城、芝加哥藏明、清历代的德化瓷器150多件,丹麦国家博物馆有26件,英国剑桥、牛津等博物馆有300多件。
明代德化窑的瓷塑在当时获得很高的评价,特别是“象牙白”瓷塑,被称为“国际瓷坛的明珠”、“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
德化瓷器传到欧洲,也影响了欧洲陶瓷生产。当时瓷器在欧洲还是新奇而珍贵的用具,而中国却是廉价的日常生活用品。这样,欧洲商人由此想到用德化的瓷器模仿欧洲家庭使用的银餐具和陶器。按照欧洲商人提供的式样,德化窑工不断地研究和改进产品造型,烧制成带过滤的茶壶、带嘴的水罐、咖啡壶、啤酒杯等日用饮食器皿供应欧洲市场。同时表现欧洲人生活题材的雕塑作品如商人、家庭妇女、旅行者以及狮子、骆驼和神话里的怪兽等,也由德化窑烧制而流行于英、法、荷兰等国。当时欧洲不少皇家瓷器工厂也纷纷模仿德化瓷器。法国的圣科得和查得密瓷器工厂、德国的迈森工厂等都纷纷仿制,著名工艺家柏特格也用红色黏土复制了高14寸的观音。
由此可见,德化瓷器大量出口,对国外瓷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世界陶瓷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海上丝绸之路”与“陶瓷之路”
瓷器是中世纪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在隋唐以前,欧洲人称中国为Seres,即丝之国,中国人为丝国人。至宋代以来,瓷器输出量逐渐超越丝绸,在外销商品中占据上风,成为中世纪中国最大宗的出口商品。当时欧洲人称瓷器为china,以至于把中国也改称为China。
八世纪以来,中国陶瓷器出口贸易飞速发展。除了向日本、高丽输出外,更形成一条从中国南方港口出发,经越南东海岸、新加坡海峡、苏门答腊岛屿,穿马六甲海峡,渡印度洋,抵斯里兰卡;再沿印度西海岸,进入波斯湾的海上贸易通道。有的再出霍尔木兹海峡,驶往非洲东岸。大量的中国陶瓷器就是这样用木帆船运送到东南亚和遥远的中东地区,并由此转运扩散到地中海沿岸。人们往往把历史上这条联结东亚、西亚、地中海世界贸易的海上通道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
由于中世纪中国瓷器对世界各国的巨大影响,因而国际和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又把历史上著名的交通贸易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称之为“陶瓷之路”。
丝绸穿过了,茶叶喝过了,只有德化的陶瓷留了下来。从目前这些在南宋沉船上发现的大量德化窑瓷,可以看出德化瓷为“海上丝绸之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厦门大学教授、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叶方程说:“研究古代德化瓷器的外销,对探索我国特别是泉州港和南方几个重要港口的古代海外交通和对外贸易,无疑是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当然,大量德化窑瓷频频出现在这些沉船上绝非偶然。虽然一处在远海、一处在近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二颗明珠,“华光礁1号”及“南海一号”更是牵动了泉州考古界的神经。泉州考古界认为,已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两处沉船的始发港都为泉州刺桐港。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工作的不断拓展,水下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工作显得日益重要,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内容也将成为邻近国家和地区共同研究的课题。其中“华光礁1号”及“南海一号”便是最重要的佐证。
这仅仅是开始,众多的答案都还在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