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金意陶沈阳思想馆,在名嘴黄健翔的助阵中隆重开业。金意陶沈阳思想馆无论从整体气势,还是设计品位、装饰细节上都堪称“东北瓷砖第一店”。而稍后,9月8日被誉为“京城瓷砖第一店”的北京马可波罗至尊殿,总面积达6000平方米。马可波罗、金意陶是仿古砖领域的两大品牌,比较分析其终端建设的理念和模式,可以管窥行业发展的某种趋势。
首先看其坚定做“大店”的策略。企业要不要做“大店”,应不应该做“大店”,行内分析人士多有争议。但我们这些年来看到的是专卖店在争议声中越做越大。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瓷砖、卫浴的销售模式越来越趋向于“整体解决方案”。过去是卖砖,卖一个个的元素,现在是卖空间,卖样板间传递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体现整体解决方案的“样板间”没有地盘不行;二是陶瓷行业当前正处于难得的行业资源大整合时期。上游成本的急剧增加、节能减排压力,包括像佛山这样的超级产业集群因环境容量压力而转换生成的产业转移压力,把一大批低档定位的小企业推到了生死边缘。这就给有实力的大企业整合市场以千载难逢的机会。而有实力、经营能力强的企业要不错过行业大洗牌的机会,必须迅速拉开与跟随者的距离,而建“大店”,显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今天终端市场的“大店”已经不是简单的实力的象征,而已经成为一种符号———品牌的符号,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载体,品牌传播的载体。在陶瓷行业发展的早期,企业品牌传播的目标对象主要是经销商,因而“大展厅”在企业总部应运而生。现阶段,企业品牌的传播重在针对终端的消费者,因而“大店”在终端市场如雨后春笋,从“大展厅”到“大店”,其发展思路一脉相承。
但是,建“大店”这股风潮并不是没有误区。而最大的误区还是不要为专卖店大而大,或者换言之,不是谁都有能力建“大店”。“大店”意味着高成本、高负荷,如果店内的东西卖不起价,大店也就无以为继。因此,在终端建大店者一定是做品牌的企业,一定是有能力赋予产品高附加值的企业,一定是有能力给产品增加文化附加值的企业。没有以上能力的企业,应该很难玩得起“大店”。
当然,放眼长远,我们从“超级终端时代已经来临”这个大背景分析,陶瓷行业也不能错过当前快速、大手笔发展终端的历史机遇。格力电器目前国内有2500家专卖店,国外有500家,未来3-5年还要开3000家左右。美的电器现在国内有2000家专卖店,连商业照明企业雷士照明国内也有1000多家店。按照中国连锁经营研究第一人马端光的观点:随着终端网络编织的越来越密实,制造企业品牌可以向综合性品牌跨越,简言之,也就是制造企业品牌强大的终端连锁专卖店体系使其富有了商业品牌的内涵。在马端光看来,企业品牌发展到综合性品牌还不够,综合性品牌依托强大终端网络,完全可以的派生出一个独立的商业品牌———基于庞大专卖店体系的商业品牌。而依笔者之见,金意陶是目前行业内最具发展商业品牌潜力的一个企业。金意陶的前瞻性在于,其一开始就赋予终端一种符号化的运作模式,这个符号就是思想馆。不错,金意陶是在各级市场建品牌专卖店,但她是建具有独立品牌(思想馆)的专卖店,而这正是其有望运作终端商业品牌的一个基础。金意陶有3年多来一以贯之的品牌运作理念和经验,如果能辅之以各地经销商的资本协助,我们完全也可以设想思想馆有朝一日能成为科宝·博罗尼式的商业品牌。目前来说,金意陶很需要多开几个沈阳思想馆这样的大店,并择机将其注入一个统一的“壳”中实现连锁经营,并不断丰富经营内容,这样,说不定也会吸引一把投资银行的眼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