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懂装懂”、“坐而论道”的人不在少数,更多的时候不懂装懂的人都自以为自己真懂,所以时不时的在人面前高谈阔谈、指手划脚一番。
最近,拜读了不少知名学者对有关企业的分析,他们文笔优美、行文流畅,阅读的过程是一种享受,然而对事件理性分析的观点和见解,并不像他们文笔那样让多数人心悦诚服。分析人士的职业要求他们对社会发生的相关事件有高度的敏感性,这就注定了他们不会轻意放过对发生的任何事件的拷问,发生了事件的企业或个人常常像病人一样被他们推上手术台,他们根据自己并不全面的信息“解剖”着眼前的病人,之后还每每都要贴上自己的诊断标鉴。然而,分析人士终归是分析人士,他们中的多数人并没有进行过实践,有时难免会指鹿为马。在某些领域里理论和实践完全是两马事。比如在企业管理界,书本是书本,实践就是实践,理想与实现的相距甚远。有人这样比喻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知识离开了实践就像美丽的花朵离开了土壤,而无以生根,没有实践就没有能力。对一个完全没有管理经验的人,我们无权干预他对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他能教别人如何管理企业吗?他们能做的也只能是把别人的做过的事收集起来并冠以一些新名词罢了。
当然也并不是任何事物只有参与才能有收获,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更多的体现在“悟性”上,遇事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否总结经验并举一反三,是否愿意吸收别人的经验并进行一下换位思考,这些都决定了一个人的涵养。没有人天生会游泳,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在于,成功的人在呛水后分析了为什么会呛水,并总结了怎样做可以避免在前进的路上少呛水,而失败的人则在呛水后就上岸了。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对于那些“没心”人,即便自己经历了千辛万苦,如果不加以思考和总结,可能还是茫然一片。
没有实践只有理论的人,也许可以高谈阔论、指手划脚,对问题分析的头头是道,但是更多的时候不可以委以重任,有史为鉴,蜀国的军师诸葛亮重用熟读兵书、颇知兵法的马谡的结果只能是街亭失守,最后不得不戚戚然挥泪斩马谡!“吃过猪肉”与“见过猪跑”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就像看过电影不代表你就能成为演员一样,企业的“大将”一定是即“吃过猪肉”同时又要“会养猪”的,有过真正登台演出经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