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是人们最熟悉的生活用具。1700年前的碗是什么样子?安徽马鞍山市两晋墓出土的这件青瓷碗,为人们提供了一份珍贵的实物资料。
这是一件古老的越窑瓷器,器物完好,通体施青釉。碗高5.2厘米,口径14.2厘米,底径7.9厘米,造型浑圆端正,圆唇,唇下有一道弦纹,腹部饰一圈网络纹带,纹饰简练古朴。平底内凹露胎,胎为灰白色,釉层匀润青亮,清澈幽雅美观,堪称“晋瓷”精品。
晋瓷,即晋代所产青瓷。因为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经高温烧成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所以称为青瓷。早在1780年前的东汉时期,我国已经能够烧造成熟的青瓷。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东汉时的浙江余姚、上虞、慈溪等地已建立制瓷作坊,成功地烧造出青瓷和黑瓷两种产品。自东汉至宋的一千多年间,这里瓷器生产从未间断,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提高。到了唐代便有了“越窑”之名,因为当时余姚、上虞一带属越州而得名。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安徽江南沿江一些市县出土东汉、三国、两晋不少青瓷器。西晋越窑青瓷,与东汉、三国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如胎质比以前稍厚,胎色较深,呈灰色或深灰色,釉层较厚而均匀。
总之,“晋瓷”更具有胎质致密坚硬,釉色青亮莹润和经久耐用、不怕腐蚀、久不褪色、美观实用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像这件青瓷大碗,由于口大壁直,内底宽平,还能当壶罐容器的盖使用。同时西晋还有一些造型新颖、制作精巧的茶具、酒具、餐具、文具等小件产品,特别受到贵族士大夫的欢迎。瓷器虽然比较廉价,但在当时工艺条件下,仍然不是一般平民的消费品。在安徽江南的马鞍山、当涂县、芜湖市等地西晋士大夫墓中大量青瓷的出土,如青瓷奁、青瓷唾壶、青瓷三足砚、青瓷香熏炉、青瓷鸡首罐、青瓷狮形插座等,就是有力的证明。
虽然这件西晋青瓷碗今天看来,几乎体貌不佳有些土气,可是它在1700年前却是贵族士大夫生前使用的心爱之器,因而随葬入土,能完好地保存至今。它的出土,为研究西晋经济、文化和晋瓷的历史,提供了一份珍贵的资料。该青瓷碗,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