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瓷产品烧成后出现在产品表面的各种脏、点等缺陷,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而且影响产品的等级甚至因此使产品致残,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及生产成本。造成产品脏的原因很多,与原料制备、烧成、成型半成品浇注过程、工艺卫生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在泥浆配置、浇注成型过程中,容易在回坯泥拣选、泥浆搅拌、过筛、擦模、合模、注浆、修坯、刷坯等操作和环节造成硬质料颗粒脏、石膏脏、纤维脏等成型脏(以下简称“成脏”)。
在泥浆中残存的大颗粒硬质料如球石、石英、大同土等,过筛时漏筛或漫过筛网,注浆时随泥浆“注”在坯体内部或表面,经施釉、烧成后造成产品缺陷。
1、缺陷特征:釉面凸起,严重时突破釉层。
2、产生原因:
(1)泥浆磨的细度不够且过筛时漏筛或溢筛,造成上述大颗粒混入泥浆。
(2)泥浆房泥浆过筛时有漏筛现象且补救措施滞后,造成大颗粒直接混入注浆泥。
(3)各种泥浆池,储浆罐等储存泥浆的设离没有及时清理或清理不彻底。
3、解决办法:
(1)要求原料车间严格控制泥浆磨制细度,同时要求泥浆房严格过筛操作、谨防漏筛。
(2)彻底清理所有泥池、泥罐,并坚持定期清理。
(3)泥浆房过筛工严格过筛操作,随时观察筛上物,及时清理筛上物,如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将情况上报以备查证。
(4)车间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泥浆过筛、清洗、分析筛上物并根据情况及时送检或筛上物试烧,掌握情况,及时处理异常变化。
(5)严格坚持高位槽注浆过筛制度,同时避免溢筛。
(6)注修工发现坯体上的上述硬质颗粒,必须予以剔除。
二、石膏脏
1、缺陷特征:釉面出现褐色溶洞。
2、产生原因:
(1)回坯泥、回浆泥中混有的石膏没有及时清理,混在泥浆中继续使用时注入坯体中。
(2)合模地模型内表面脱落的石膏渣在注浆时注入坯体。
3、解决办法:
(1)严格按工艺控制值要求控制“膏水比”,避免倒出的模型糠实不一。
(2)要根据模型的“返热”情况合理掌握起模时间,避免过早或过晚。
(3)模型烘干阶段,要根据模型干燥曲线合理调节、控制干燥制度(烘干室温度和烘干时间),避免把模型吹粉、吹糠和烘干过度。
4、泥浆和注修工段:
(1)坯泥在入回坯道、搅拌池之前要进行彻底清理,捡出其中掺杂的石膏杂质。
(2)合模前要掸掉模型内表面(吃浆面)的石膏渣等杂物、发现有石膏碎屑掉入,必须及时清除,否则不许注浆。
(3)对需要用石膏碗注浆的产品,注浆前要把石膏碗内的石膏渣清理干净,放碗时要轻,以免掉石膏碎屑。
(4)如发现湿坯表面或内部有石膏块或石膏碎屑,必须及时清除。
三、纤维脏
这类脏主要是毛巾、海绵、绒布、棉布等碎屑混入坯体中,没有及时选出,随回坯进入搅拌池,经高速搅拌机搅成碎屑,过筛时躲过筛网拦截而进入泥浆、注入坯体,烧成时形成纤维脏。
1、缺陷特征:产品表面出现大小、形状不规则的溶洞。
2、形成原因:用毛巾、海绵、绒布等擦模、擦活、修湿坯、刷坯时不慎混杂在废坯中入搅拌池或粘在湿坯表面没有剔除。
3、解决办法:
(1)适当增加筛网目数,同时严格过筛。
(2)及时清理回坯池。
(3)不使用劣质、老化的毛巾、海绵、绒布。
(4)回坯中发现有上述杂物要及时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