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纵向结构调整
纵向等级结构常用的调整方法包括:
1.增加薪酬等级
增加薪酬等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职位之间的差别细化,从而更加明确按职位付薪的原则。薪酬等级增加的方法很多,关键是选择在哪个层次上或哪类职位上增加等级,例如,是增加高层次,还是中、低层次职位;是增加管理人员的等级层次,还是增加专业技术人员层次;增加以后,各层次、各类职位之间还需要重新匹配调整薪酬结构关系,这些都至关重要。
2.减少薪酬等级
减少薪酬等级就是将等级结构“扁平化”,是薪酬管理的一种流行趋势。目前倾向于将薪酬等级线延长;将薪酬类别减少,由原有的十几个减少至三五个;在每种类别,包含着更多的薪酬等级和薪酬标准;各类别之间薪酬标准交叉。薪酬等级减少的直接结果是薪酬等级“扁平化”,即合并和压缩等级结构,其优点在于:第一,使企业在员工薪酬管理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第二,适用于一些非专业化的、无明显专业区域的工作职位和组织的需要;
第三,有利于增强员工的创造性和全面发展,抑制员工仅为获取高一等级的薪酬而努力工作的倾向。
3.调整不同等级的人员规模和薪酬比例
公司可以在薪酬等级结构不变动的前提下,定期对每个等级的人员数量进行调整,即调整不同薪酬等级中的人员规模和比例,实质是通过职位等级人员的变动进行薪资调整的。例如,通过对高、中、低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缩减或增加,可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降低薪酬成本;二是增强企业内部的公平性;三是加大晋升和报酬激励。具体来说可以降低高薪人员的比例、提高高薪人员比例或调整低层员工的薪酬比例。
(二)横向结构调整——薪酬要素构成的调整
横向薪酬结构调整的重点是考虑是否增加新的薪酬要素。在薪酬构成的不同部分中,不同的薪酬要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基本薪酬和福利薪酬主要承担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外部竞争力的功能;而浮动薪酬则主要通过薪酬内部的一致性达到降低成本与刺激业绩的目的。
薪酬要素结构的调整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在薪酬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重新配置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之间的比例;二是通过薪酬水平变动的机会,增加某一部分薪酬的比例。相比之下,后一种方式比较灵活,引起的波动也小。员工薪酬要素结构的调整需要与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和模式改革结合在一起,使薪酬要素结构调整符合新模式的需要。
通过调整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让薪酬动起来,不仅能充分打造企业薪酬的外部竞争力,有效地吸引和保留人才;还能充分实现企业薪酬的内部公平和个体公平,有效激励员工。在当今这个时代,企业的薪酬管理“动态”应成为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