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话不说 心里不好受
——黄植平谈陶瓷垃圾问题
“有些话说了也许会得罪人,但不说心里不好受。”生性平和的市政协秘书长黄植平每当谈及陶瓷垃圾,总会忍不住激动起来。
5年前,在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正是他积极提出《切实加强管理,防止陶瓷工业垃圾影响子孙后代》的提案,在社会各界引起较大反响——
市政协将此列入年度重点提案加以督办,省内多家媒体也争相就此事进行专题报道,饶平县新丰镇农民见报道后,还给他写信,讲述陶瓷垃圾给他们生活带来的种种麻烦——小孩赶鹅、农民下田,一不小心脚就会被缶片划破,沟渠淤塞导致灌溉不便,等等。
与此同时,市环保部门积极研究有关陶瓷垃圾整治方案,四通等陶瓷骨干企业也开始作出“呼应”,积极开发废瓷回收利用生产项目……
这一切,令黄植平更加感到责任的重大。然而5年过去了,再次提及陶瓷垃圾话题,黄植平仍不得不谨慎地选择着词汇——“应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初见成效,但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治,陶瓷垃圾仍是‘公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黄植平认为,这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卫生洁具生产厂家迅速增多,陶瓷工业蓬勃发展,管理工作跟不上;二是陶瓷生产工艺水平有限,成品率过低;三是企业主环保意识不强,废瓷回收利用比率远远赶不上陶瓷垃圾的产生。“更为关键的是,一些基层干部对当前农村污染问题重视不足,没有真正做到守土有责。”黄植平坦言。
他说,目前,随着陶瓷产业的发展,陶瓷垃圾也在逐步向凤塘、登塘、新丰等乡村蔓延,污染范围也在逐步扩大,“而潮州原本就是人多地少、寸土寸金的地方,实在经不起这样的浪费。正如不少农民所抱怨的,在他们村前屋后,一边是新建的厂房,一边又堆着陶瓷垃圾,你到哪里去找可以耕作的地方?!另一方面,瓷土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这样滥采滥挖,总有一天会枯竭。所以陶瓷垃圾问题不说心里不好受。”
如何根治这个“顽疾”?黄植平认为,把陶瓷垃圾送进垃圾填埋场只是权宜之计,其根本出路应在两方面:一是提高陶瓷工艺水平,提高成品率,从源头上控制陶瓷垃圾的产生;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大力度扶持有关企业搞好废瓷的回收利用,特别是科技部门要加大陶瓷方面的科技攻关力度和经费扶持,帮助陶瓷企业降低废瓷回收利用成本;环保、国土、税务等部门也要协同合作,对节约资源的企业应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坚决予以惩治;二是要落实责任,镇一级政府要真正把陶瓷垃圾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真正做到守土有责。他说:“在这方面,各镇可因地制宜进行妥善处理,有的乡镇,已向企业收了很高的管理费,那你有责任帮助企业处理好这方面问题;有的乡镇,原来收取的管理费并不高,那你应落实企业自己处置好这些陶瓷垃圾,避免污染环境。总之我们要意识到,这些陶瓷垃圾是千古不化的,处置不当,不仅会影响子孙后代,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也正在产生很大的危害。”
陶瓷垃圾大量“侵入” 市填埋场开始“折寿”
“陶瓷垃圾对锡岗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威胁,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时。” 面对记者抛出的“陶瓷垃圾将对垃圾填埋场带来什么样的威胁”这个问题,接受采访的市政总公司副总经理曾宪民马上纠正了这个提法。
“锡岗生活垃圾填埋场现在正深受陶瓷垃圾的危害。”曾宪民如是说。
据他介绍,陶瓷垃圾对锡岗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占用空间、加剧损坏和破坏渗透。
锡岗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设计总容量是1024万立方,使用年限是28年。按可研报告的测算,该垃圾场日平均处理垃圾的能力是750吨,但在这28年中是按照每日450吨到1050吨的递增计算的。然而事实上,该垃圾场启用两年来,进场垃圾量就超过了预算,如今每日进场垃圾已达到平均水平的750吨,比预计的提前了十年左右。按照这个递增速度,锡岗生活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将至少缩短三分之一。
而在目前这750吨的垃圾中,陶瓷垃圾占了相当一部分。记者手头的一份锡岗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量的统计表明:7月份进场垃圾总净重为24088吨,其中陶瓷固体废弃物和瓷泥及其它工业废料达7797吨,约占总垃圾量的三分之一。而枫溪区运到该场的垃圾中,陶瓷垃圾更是占到垃圾总量的三分之二。
陶瓷垃圾的危害还表现在对垃圾场设备的严重破坏上。由于废瓷片具有坚硬、锐利的特性,因此进场工作的车辆往往被扎破轮胎,这使得许多运载垃圾的车辆都不敢把垃圾运到场中倾倒,只能倒在场边。这样一来,就增加了推土机的工作量。据介绍,原设计只要用一辆120匹马力的堆土机作业就已足够,但市政公司一开始就购买了160匹马力的推土机投入使用,结果过了不久就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只好换购了一辆220匹马力的,如今又增至两辆220匹马力的推土机同时作业。此外,由于废瓷片十分坚硬,对推土机底板和履带磨损非常严重,导致底板和履带不得不经常更换。据介绍,市政总公司每年光用在堆土机设备上的损耗和用油就高达几十万元。
更为严重的是,陶瓷垃圾还对锡岗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渗透系统造成致命的破坏。填埋场原是针对生活垃圾而设计建设的,对渗透和防渗要求都十分严格,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了渗透系统。然而,陶瓷垃圾中的瓷泥废料倒进垃圾场后,不断下沉堵塞住导渗孔,使渗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目前,该场的大量垃圾渗滤液都不能经过导渗孔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只能通过在上面加铺导渗管进行疏排。而随着垃圾量的增加,这种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最终锡岗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渗透系统将会完全瘫痪,“届时,锡岗生活垃圾填埋场将可能变成第二个鸡笼山垃圾场。”曾宪民不无担忧地说。
路边堆积如山 田里碎片遍地
——直击陶瓷垃圾
几年前,在枫溪和古巷,到处可见道路边、工厂前密密麻麻地堆积的陶瓷垃圾——缺头短尾的陶瓷花瓶、四分五裂的杯碗盘碟、碎片遍地的卫生洁具。如今,在枫溪和古巷,这样的“景观”已经很少出现,因为这样的场景已被“剪切”到了登塘镇。
记者近日专程来到登塘镇,了解陶瓷垃圾的情况。
印象中,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沃野;如今,已被一家家工厂所代替。笔埔村、登塘村、杨美村、林妈陂村、溪 寮村,在这些昔日纯农的乡村,都已建起了无数的工厂,且大部分是陶瓷厂。烈日下,载着沙土的东风牌货车穿梭不息,路上尘土扑面而来;路边,放置着无数或新或老的卫生洁具,还有那堆积如山的废瓷和碎瓷片。
在林妈陂村的一处路边,记者看到成千个废弃的坐便器堆积在这里,连绵数十米,颇为壮观。采访时,村里的一位阿伯说:“路边、田里的陶瓷碎片都不少,现在下田都得非常小心,要不然就会被扎得皮破血流。”
为什么这里有这么多的废瓷?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由于登塘还没有建设垃圾填埋场,所以许多陶瓷厂只好把生产出来的陶瓷垃圾就地解决,有的干脆直接放置在路边,有的则拉到远一点的河边、山边倒掉。“现在陶瓷厂的成品率大大提高,所以这种情况要比以前好了不少。”一位村民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