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场有媒体朋友的话,咱们前面讲的内容,可能会让一些媒体朋友不高兴,这里,我向你们表示歉意。我们现在要讲的这个问题,也可能直接的让我们的对手不高兴。不过,对手眼睛瞪得越大,越按奈不住自己而动手加入这场战争,我们却应该越开心。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给强敌挖坑,让他们与自己争吵的目的,就是给对手挖陷阱,让它们掉进来——这本身就是一种炒作的手法。
举个例子:生产农夫山泉的养生堂企业的老板,曾经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的时候,就农夫山泉的一次漂亮战役说道“我当初,我就想行业的老大娃哈哈能够‘骂’ 我们、‘打压’ 我们,因为当初的农夫山泉还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弱势品牌,它要想超常规的成长,就要和这个行业的强势品牌甚至是第一的品牌‘打仗’,一旦娃哈哈和我们‘打仗’了,我就会因为打嘴帐的对手的强大,就会因为声势与规模的庞大,而让消费者觉得我农夫山泉不错,已经可以和娃哈哈同台对话、一较长短了”。
“有点甜“的农夫山泉的老板到底说的是一次什么样的事件呢?他说的是:在2000年的时候,农夫山泉所策划的一起有关纯净水是否有益健康,天然水比纯净水更健康的口水战。当初的农夫山泉还比较弱,它也正准备从纯净水向天然水顺利转型,而当初包括娃哈哈在内的绝大多数做水的企业,都还在生产纯净水。这一场口水战,因为娃哈哈的顺利入套和热情,声势更加浩大,新闻媒体更是大肆渲染,给出大量让农夫山泉老板“惊喜”的版面和时间关注这场战事,这也正中了“农夫”的下怀,农夫山泉由此一战,成为了全国性的强势品牌。
农夫山泉的这个案例带给我们一个启示:要想让强大的对手跳进自己设的圈套,我们就要运用攻击的手段,最好是釜底抽薪,直接打击对手的要害,去攻击对手的软肋,而这个“软肋”必须是“不利于”消费者的,这个“软肋”必须是自己的长处,是能够帮助消费者解决这个问题、实现这个需求的长处。
在我们的餐饮行业,也曾经有人这么干过。这个人就是红高粱的老板乔赢。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期,乔赢成立了以“红高粱”为品牌的中式快餐连锁店,并在一年时间就红遍九州大地。它是怎么做的呢?就是处处叫板洋快餐“麦当劳”,与“麦当劳”等欧美快餐业作对。这个炒作很成功,但也很失败。说它成功,是因为,低成本的炒出了“红高粱”的知名度;说它失败,是因为,红高粱的老板乔赢被阶段性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盲目扩张,资金链断裂,无瑕顾及天南地北的客人的饮食口味及习惯,让这个品牌背后的东西很虚,做的不扎实,没有办法支撑它的成长。最后,仅仅过了一年时间,“红高粱”就陷入了困境,轰然倒地。
“红高粱”的教训再次告诉我们,要和餐饮行业的强大对手作对,自己一定要有“内容”,自己内部的菜肴的特色、质量,自己的服务等等东西,要经得起考验。一句话,假如你想说对手某个方面不好的时候,自己在这个方面一定要很强。
担心对手来攻击你、打压你?没有关系,一旦这个行业走在前面的几个餐饮企业、几个餐饮品牌,也想从其他方面来攻击你、打压你,这个时候,它们就已经把你摆在了和他们具备同样高度的平台上,我们的许多顾客也会因此把你等同于这些在餐饮业赫赫有名的企业与品牌。当然,还得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自己要有东西,要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