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延着“习得性无力感”的我国企业
我国到底是如何陷入如此严重的“人才低迷”的呢?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在心理学上使用的“习得性无力感”这一名词是关键所在。以长期被关押的人质为例,应该很容易理解。他们已经到极限了,再做什么都是徒劳的,人如果长期持续这样的疲惫状态,最后会放弃抵抗,陷入完全无力的状态。这就是习得性无力感。
关于习得性无力感的成因,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试验。将一条刺鲅放入水槽中,不放鱼食饿它一段时间。在刺鲅空腹的状态下,在水槽中放入一片玻璃板人为地做出一个隔断,然后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入很多可以成为刺鲅鱼食的游来游去的小鱼。
已经饿到极限的刺鲅,为了充饥而向浮现在眼前的小鱼发起进攻。然而,进攻,被撞,再进攻,再被撞……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刺鲅筋疲力尽,最后沉在水槽底部一动不动了。即使努力游也吃不到鱼食,所以变得没有力气了。
热点推荐:
2006创业项目绝密档案 磨豆成金 星巴克品牌传奇 创业就赚女人的钱
2006春季求职攻略大全 春“机”盎然创业忙 创富时代:十大新商业模式
接下来将玻璃板取出,刺鲅可以随时吃到鱼食。但是,已经变得无力的刺鲅,不再试图捕捉鱼食了。刺鲅正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力感。
如上所述,最初进行各种尝试的刺鲅,明白了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之后,就不再想做任何尝试了。人也是一样的,进行新的尝试或挑战时,如果不被认可,让他觉得怎么做都不会有成果的话,那么他就不会再做努力了。
像刺鲅一样,即使玻璃挡板被拿开可以随时吃到鱼食,一旦陷入习得性无力感,就不会再尝试去吃鱼食了。
现在,大多数在企业工作的员工都变成这样了。我国的企业中好像曾经有很多这样的玻璃挡板,他们就是这样一路不断地被玻璃挡板撞到头走过来的。新员工入社之后,从接受上司的指示开始,到名片交换、文件书写方法等所有的方面都必须撞到玻璃挡板。就连本应追求自由创意和全新尝试的企划书的内容及书写方式、会议发言方式都镶好了玻璃挡板。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而且,这些玻璃挡板中的大多数,都是透明的,乍看上去好像不存在似的。它不是明文规定的东西,而是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规矩被大家所重视。
观察一下我国的企业,你就会发现工作时间越长撞到玻璃挡板的经历就越多,工作年数越长,陷入习得性无力感的倾向就越严重。更可怕的是,员工本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甚至对于无条件服从约定俗成的规矩感觉良好。
如果是刺鲅的话,不吃鱼食就会饿死。然而,如果是企业的话,遵守约定俗成的规矩,却有可能得到很高的待遇。这样一来,使得这些人心甘情愿地在企业中扎根。
环境稳定确实是一个企业强大起来的表现。在漫长的历史中,制定出如何取胜的方程式,之后便以此为大家默认的规矩就万事大吉了。反而是盲目地做些新的事情的失败几率更高一些。如此一来,多设些玻璃挡板,培养不任意妄为而是无条件服从的人才成了被认可的做法。
但是,像如今这样变化剧烈,且变化的规模已经大到全世界范围的时代,变成像刺鲅那样不吃鱼食的人才,就真的要饿死了。虽说如此,让陷入习得性无力感的刺鲅重新进食还是相当困难的。在前面说的那个试验中,尝尽了各种办法想让刺鲅重新进食,但是已经陷入习得性无力感的刺鲅却怎么也不肯吃东西了。
但是,我们发现了一个让这条刺鲅重新进食的办法。那就是在水槽中再放入一条活蹦乱跳的刺鲅。活蹦乱跳的刺鲅因为没有撞到玻璃板上的经历,吃水槽中的鱼食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已经变得奄奄一息的刺鲅看到这个情景,就会想“兴许我吃也没关系的吧?”,于是尝试着吃一条在眼前游过的小鱼。这样,它终于发现“原来真的没关系呀”,之后便会吃掉很多的小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