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伤痛
■“审视景德镇”系列调查之三■本报记者 江宜航
发展之痛
“那条与206国道并行的生态路,我们到现在也不理解它的功能。”在景德镇采访期间,不少受访对象都提到了这条生态路。这条近10公里长的道路与206国道并行,最宽处相隔不过数十米距离,据说其耗资近2个亿。
206国道车流量本来就不多,政府为什么还要修这条路?
市民胡先生告诉记者,这条生态路修得莫明其妙,浪费了景德镇本就不宽裕的财力。而且目前景德镇大力引进来的广东陶瓷企业,土地利用也不规范。
据知情人士介绍,以新近引进的佛山特地陶瓷为例,征地协议上征用的土地是1200亩,但在此协议外,另外还附有一份协议。根据该附加协议,景德镇政府在特地工厂周围2平方公里范围内,不得批准建设相类似的工业企业。
“不得建设相类似的企业,事实上意味着周围2平方公里都得为特地空着。”这位知情人士接着解释说,由于特地公司落户在景德镇陶瓷产业园区,而根据规划,其它项目是不能安排进这个园区的。也就是说,特地周围不可能安排其它工厂。
佛山特地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冯红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及这个附加协议。他说,这主要是考虑到环境容量。
他告诉记者,在佛山,正是因为陶瓷企业过于集中,造成了环境容量问题,佛山才限制陶瓷产业发展。
“目前,景德镇的环境容量没有问题,土地也不成问题。”但他还是有些担心:“佛山陶瓷企业在景德镇圈地的面积都很大,这就涉及到一个投资强度问题。一旦国家追究起来,吃亏的肯定还是企业。”
几年前,景德镇政府的官员曾表示,景德镇复兴的希望,是瓷都成千上万亩尚未开发的土地,它们才是更现实的资金来源。在一个非正式场合,景德镇政府一位领导也告诉记者,“用土地换发展,这是景德镇目前更为现实的选择。”
改制之痛
“完全是为了改制而改制,说改就改了。”在光明瓷厂,谈到那场改制,该厂原供销科的余先生眼中一片湿润,惋惜与留恋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诉记者,当时,他去湖北出了一趟差,短短几天时间,回来后,厂子就没有了。
原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职工朱先生告诉记者,光明瓷厂是1997年11月15日改制的。改制时,工厂效益很好,不但银行有存款,公司让光明瓷厂来结算购瓷款,厂子也不着急来拿。
不仅是光明,十大瓷厂之一的红光瓷厂当时也很红火。红光瓷厂原职工施柏坚告诉记者,改制前,生产线全都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作业线上的挂坯等工序都是使用机械手作业。“这些设备,就是放在现在,也不落伍。”他说,“因为改制,这些设备用氧气切割当废品处理了。而现在,景德镇陶瓷企业的这些生产流程,全都是人工操作。”
当时,除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景德镇十大瓷厂也是走在前列。同是红光瓷厂的程先生告诉记者,在上世纪90年代初,红光瓷厂就开始利用烧窑的余热,用以烘坯,而目前,用的是煤饼。
对此,景德镇市副市长黄康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十大瓷厂至今还在,是化整为零经营。
他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景德镇国有陶瓷企业有些不适应,矛盾重重,包袱过重。政府为了快速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比较简单的划小核算单位,化整为零经营的改制方式。
作为事件的亲历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时任景德镇雕塑瓷厂厂长的刘远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包括十大瓷厂在内的32家国有陶瓷企业,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大多都是人员太多、包袱太重。”
“改革是必然的。当时雕塑瓷厂有1000多名职工,真正在生产一线的只有400人左右。在当时的体制下,想要从二线调一个人充实到生产一线是非常困难的。”刘远长说。
而事实上,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雕塑瓷厂直到现在还没有改彻底,因为产权还没有明晰。
在刘远长看来,景德镇改制贻误了时机。
营商之痛
晚上8点多了,洪女士还在店里等客户来取花瓶。店里没有水,也没有电。
她告诉记者,从红光瓷厂下岗后,在家等了几年,便跟着同事在东风瓷厂马路市场、老厂等市场卖起了瓷器。2001年,她把店从老厂搬到了占地面积6.88万平方米的景德镇陶瓷批发大市场。
2002年,市场扩建时,向经营户集资,她也投入了数千元,与市场签订了为期20年的店铺租赁合同,租下了一间店面。生意好时,她一天能挣300-400元钱,日子过得很红火。
然而好景不长,一年多后,由于香江集团在景德镇开发建设中国陶瓷城项目,她原本平静与殷实的生活被彻底打破。
她告诉记者,2004年初,由景德镇市高新区管委会、工商局、公安局、江西省陶瓷进出口公司等10家单位联合下发的《关于曙光路陶瓷批发大市场关市拆迁的通告》贴到了市场大门口。并在《通告》的最后限期,对市场东边属于陶瓷进出口公司的店面,实施了强制拆除。
此后,洪女士交了10000元钱到陶瓷城租了间店,由于生意不好,三个月后,她又搬出了陶瓷城。近几年,她先后到了国贸市场、新都民营陶瓷园等几乎所有新开的陶瓷市场,最后还是回到了这个不供水、电,也不给办工商、税务登记证的陶瓷批发大市场。因为,在这里,她还能做到一些生意。
前几年,由于生意红火,一些开发商开始参与陶瓷市场建设,先后建设了国贸、华阳、中国瓷园、中国陶瓷城、新都民营陶瓷园等多个陶瓷市场。
开发商一个接着一个建设陶瓷市场,政府也一个接着一个整治陶瓷市场。而如今,几大陶瓷市场没有一个兴旺,陶瓷经销户惨淡经营,陶瓷价格一路下滑,管理混乱、竞争无序。
洪女士告诉记者,几年折腾下来,她家的积蓄全部用光了,房子也变卖了,现在连保障最基本的生活也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