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大学毕业生求职的第二波高峰又临。怎样的“新人”更受用人单位青睐?昨日,记者走访多位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发现“诚信”、“踏实”成为频率最高的词汇。
“比起专业能力特别优异却不诚实的人,我们更欢迎能力不错同时又坦诚可信的员工。”安利公司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张玉珠表示,学习、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等“硬”条件固然重要,但诚信品质等“软”素质是根本。没有这个扎实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为企业服务和发展自身。
据了解,部分应聘大学生失去宝贵求职机会的原因,就在于给用人单位留下了不讲“诚信”的印象。某国有房地产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刘先生说起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几个同班同学一起“杀”进面试,其中一人求职心切,表示自己在学校成功组织过艺术节等多次重要活动。结果,谎言在其他同学的印证下被当场戳穿。尽管这位学生各方面都挺优秀,但还是被淘汰出局。
热点推荐:
排行新奇特 商业榜中榜 职场“金枝欲孽”对号入座 创业就赚女人的钱
2006春季求职攻略大全 春“机”盎然创业忙 创富时代:十大新商业模式
对于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不少用人单位列出许多优点:充满理想、做事有热情、学习愿望强……但他们不约而同地指出了同一个毛病:不够踏实,心太急。部分新人不甘心在初期的基础性工作中锻炼,就大呼无聊;还没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就一味要求负责大项目、做重要决策;工作不到一年就频频提出不合理的晋升、加薪等要求,等等。
绿谷(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张炼说,不踏实,源于对工作、对自身认识不够准确。公司前年招进的一个研究生一门心思打基础,天天在实验室干到晚上七八点,与他同批进来的个别人认为没必要那么苦,偷懒走捷径。一年多下来,两者能力差距越来越大,薪酬职位如今大相径庭。张先生表示,坚持努力,换来的是自身发展的长远利益。工作初期一些看似简单的“重复劳动”,是学习锻炼的好机会,同时也是向别人展示自己素质的舞台,好高骛远并不明智。刚毕业的同学之间难免攀比收入、职位,“输”的一方只有调整好心态,才能静下心来,为未来打拼。
多家用人单位建议,求职就业前,学生应在心态方面做好更充分准备,学校不妨帮助打好“预防针”。据了解,本市已有一些高校有所动作。从本学期开始,交大本科生二年级起都要学习求职礼仪,三年级起将在“模拟情境”中体验就业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