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8日,在河北省峰峰矿区彭城古镇一个磁州窑作坊,工人正在搬运磁州窑制品。磁州窑是中国著名的民间陶瓷窑系,因其主要窑场位于古代磁州,即今天的河北峰峰矿区彭城、磁县一带而得名。磁州窑瓷器保留了大量古代民间绘画、书法及反映民俗民风的实物资料,形成了质朴、洒脱、明快、豪放的艺术风格,富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目前,河北峰峰矿区彭城古镇仍有40多家利用古作坊和家庭居房开设的民间陶艺作坊,一批陶瓷艺人和民间工艺美术师仍在传承着古老的磁州窑制作工艺。但磁州窑烧制技艺也面临着老艺人退休、传统生产方式和制作观念改变、生产资金缺乏、传统手工工艺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新华社记者 巩志宏 摄

11月28日,在河北省峰峰矿区彭城古镇一个磁州窑作坊,一名陶瓷艺人正在刻花。 新华社记者 巩志宏 摄

这是河北省峰峰矿区彭城古镇一处作坊制作的磁州窑制品(11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巩志宏 摄

11月28日,在河北省峰峰矿区彭城古镇一个磁州窑作坊,工人正在洗坯。 新华社记者 巩志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