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缥瓷以酌酃。”——《笙赋》
陶器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陶器的烧制是人类继掌握了用火之后的又一项伟大成就。陶土可以塑造出各种形状,焙烧后就定型为一种坚固的器具,这就是陶瓷的起源,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几乎都是独立掌握了制陶技术。当人类开始了相对稳定的农牧业定居生活时,陶制的烹饪器、饮食器、储存器就成为了生活的必需。中国陶瓷有8000年的历史,几乎在每个时期,中国陶瓷都在不断改进,不断创造,攀登一个又一个陶瓷技术的高峰,创造出精妙绝伦的陶瓷产品。中国陶瓷是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是一种物化的文化。中国陶瓷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制造、探索和欣赏陶瓷艺术所形成的精神和物质文明的总和。
马家窑文化彩陶瓮,约前3000—前2000年。
陶经过了从灰陶、黑陶、白陶到印纹硬陶、彩陶的发展变化之路,在陶器的造型上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放到精细、由平淡到生动的渐进过程。早期陶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是出土于陕西临潼秦始皇陵陪葬坑的兵马俑,也叫秦俑。秦俑位于陕西临潼附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自1974年开始,迄今已发掘了呈品字排列的三个俑坑,出土了真人大小的兵马俑6000余个,其中有活马大小的陶马30余匹,战车100余乘,组成了规模宏大的秦俑博物馆。一号坑规模最大,长230米,宽62米,深5米,面积达14260平方米,是主力步兵战阵,排列着一个一个整齐威武的军队方阵,间有雄健高大的战马。陶俑有士兵、驭手、铠甲军士、军官、将军,姿势有立姿、跪射姿。二号坑略小,是骑兵战阵,有战车上千辆。三号坑最小,仅有六七十个军官和将军俑,似为指挥部。这些兵马俑做工极其精良,须发毕现,面部表情生动,姿态自然,衣纹流畅,显示出严肃刚强、器宇轩昂的神态,战马也敦实有力、蓄势待发。这形象地证明了当时中国陶瓷技术达到了何等卓越的水平!这是一支为秦始皇死后护卫的冥军,为了建造它,老百姓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也为我们留下了这举世瞩目的珍宝,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现任法国总统、当时的总理希拉克说:“不见金字塔,就不算到过埃及;不见兵马俑,就不算到过中国!”
秦俑博物馆内1号坑,这是一个以步兵为主的长方形军阵。
陶的第二个辉煌时期是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彩陶工艺品,主要由黄、绿、白釉彩涂胎,故称唐三彩。它是在继承汉代绿、褐釉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制陶技术的高峰,当时就闻名中外。常见的唐三彩有三彩马、骆驼、仕女、龙头杯、乐伎俑、枕头等。三彩马威风凛凛、健壮雄武,是最常见的品种。最出色的作品是三彩骆驼,背上载着丝绸或驮着乐队,仰首嘶鸣。那赤髯碧眼的牵驼俑,身穿窄袖衫,头戴翻檐帽,生动再现了中亚胡人的生活形象,使人回忆起当年骆驼跋涉在丝绸之路上的情景。唐三彩的生产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的特点,采用堆贴、刻划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涂在陶胚上的彩釉在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自然垂流,相互渗化,色彩自然协调,花纹流畅,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唐三彩是中国制陶工业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陕西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
陶的第三个高峰是紫砂陶器。紫砂陶器是一种紫色泥料制成的无釉陶器,由含铁量高的紫泥以1200度的高温烧成,外观精致细腻,亮泽柔和。紫泥因含铁量不同而呈现猪肝、冻梨、淡赭、铁色等色调。紫砂陶器成型多以打片拼贴或揿模手法,高品质制品多以手工成型,注浆成型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大路货。宋代文献中已提及紫砂器,到了明清两代,紫砂陶器进入鼎盛期,以江苏宜兴紫砂最为著名,极品往往价值连城。紫砂壶泡茶有保持茶香、不失原味、耐热性好、隔宿不变等优点。
紫砂壶中的名品常以“素面朝天”为贵。图为明朝紫砂提梁壶。
中国是举世公认的瓷的故乡,瓷甚至是中国的同义语。陶瓷是陶和瓷的总称,其主要区别是,陶由陶土烧制,瓷由瓷土烧制,瓷是陶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产物。烧制瓷的瓷土中含有高岭土、石英石、长石和莫来石,含铁量低,烧制温度为1200—1300度,涂在表面的釉必须和瓷一起经过高温烧制,烧制成的瓷色白,坚硬度提高,不吸水或吸水率在1%以下,扣之有金属声。
在经历了铅釉的出现和青瓷、白瓷技术的竞相发展之后,成熟的青瓷成为瓷器的主要代表,中国瓷器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宋代达到第一个高峰。那时有六大窑系: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龙泉青瓷窑系和景德镇青白瓷窑系,这些都是民窑,产品供整个社会需求。官窑专门为皇宫王室生产用瓷,最著名的是五大名窑:汝窑、哥窑、定窑、钧窑、官窑。元代青花瓷器特点是形态较大、胎体较厚、分量较重。装饰花纹所使用的青花料,颜色鲜蓝、艳丽,采用影青作面釉,所绘图案构图严谨、笔法工整、描绘细致。这类产品体积都比较大,系当时浮梁瓷局的高档产品,其器型豪放、青料浓重,总体风格气势磅礴而不拘谨,大气天成。还有一些器型较小的元青花瓷器,施以乳浊的卵白釉,所绘图案构图疏朗,笔法淳朴,风格粗犷。这类产品大部分为小件产品,多为普通民窑所生产,目的也多为日用器皿。装饰纹样主要有松梅竹莲、龙凤鹤鹿、人物花鸟、卷草锦地等,此外,历史故事也风行一时。大型、高档元青花瓷器存世极少,总计不过几百件,因为当时就是用于商品交易,大部分已经流失在国外,因而弥足珍贵。20世纪50年代,得知了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卡普陀比宫珍藏有元青花瓷器上百件,中国陶瓷专家思得一见,但是土耳其方面极其审慎,此事迁延再三,直至21世纪之初,经过多次磋商甚至外交周旋,土耳其总理特批,此盛事方得实现。一连三天,中国的七名陶瓷专家在土耳其方面荷枪实弹的军警严密监督下,见到了、鉴赏了这批稀世珍宝。这批元青花瓷器共40件,器型硕大,通体满绘,色彩浓艳,青翠亮泽。中国专家激动不已,一位老先生说:“初看咽声细,一抚再抚赞不停。”还有一位老先生说:“有生之年得睹此珍宝,了却平生心愿,死当瞑目矣!”可见青花瓷器在专家心目中的位置之崇高了。
宋代酒具,景德镇青白瓷注子注碗。
青花梅瓶
明清两代的瓷器生产继承了历代之长,以景德镇为中心的瓷器生产又不断攀登新高峰。有人以这样的话称赞瓷器的品质:“薄如纸,明如镜,色如雪,声如磬。”可见明清瓷器已经进入了尽善尽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