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寮仔山宋代窑址龙窑是此次发掘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前半部分(约10多米)因建有一个砖瓦场而被切断,后半部发掘出了46米,窑底及遗迹保存较好。该古窑址都是烧青白瓷,主要品种有碗、盘、杯、炉、水注之类,器型、花纹规则,连窑具都很规则;尤其是水注制作工艺比较高,此次出土的就有一种很精美的水注——凤首水注。
南坑加冬井大宫后宋代古窑址共发掘了3段,长度约30多米,窑尾虽被破坏,窑头却保存相当完好。该窑址主要烧青白瓷,产品以盒为主,其它也有碗、盘、炉等。该窑址出土的盒类实物尤其精致,据称与“南海一号”沉船中打捞出来的盒子几乎一模一样。
南坑坪圹古窑址窑炉遗迹保存较好,下层烧青白瓷,上层烧青瓷(又称珠光青瓷)。印证了青白瓷比珠光青瓷出现得更早,解决了考古界长期争议的“哪一个出现得更早”的问题。
近年,在澎湖出土大量陶瓷,有许多篾点划花青瓷,与南安南坑窑出产的产品有关。在日本、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地,也陆续出土泉州宋元陶瓷产品,而其中多数是南坑产品。
正当南安南坑窑群进入鼎盛时期,元末一场战争阻碍了陶瓷生产力的发展,加上特大的地震,黑蜂成灾,把这一带的古窑址推向灭绝,明清时,这里只剩下3个窑址。
明——清
明、清时期,封建王朝实行海禁、迁界,泉州港处于衰落时期,但由于手工业和商业资本有了萌芽,私商仍然活跃于海上,加上泉州经历唐、宋、元海外交通的繁荣,陶瓷盛名久为外人仰慕,行销势头不可抑止,因此泉州的制瓷技术仍有新的提高,产品仍然大量输出,促进泉州陶瓷业向新的高度发展。(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dnscn.cn《海丝之路·海禁、迁界、私商与海盗》)
明初(1368—1398年),晋江人吴复在江苏溧阳当县令,告老还乡时,请来宜兴陶师罗明,到晋江磁灶传授制陶技术,并和磁灶原有的技艺揉合起来,研制坩、钵、缸、瓮等大件陶制品,获得成功,以后一直成为磁灶陶器特有的优良产品。
明代,德化窑炉砌建技术有新的创造,在全国首先出现装烧容量大、节省燃料、易于控制烧成火焰的半倒式的阶级窑。
明末,蛋式窑在德化诞生。蛋式窑又称阶级窑、德化窑。阶级窑窑体高大,由4—5 级组成,每级之间有隔墙,下放通火孔,窑室顶部作圆拱形。外形如蛋壳,每室均开窑门。燃料全用松柴。一座四间的蛋式窑,每次可装430担瓷器,用8个熟练工人装七天,烧68小时,耗松柴约2.85万斤(14.25吨)。
日本人铃木已代著的《窑炉》一书指出:“阶级窑在德化最早发现,同时也最著名。日本的窑是深受德化的影响而设计,所以日本人把福建德化窑估计为串窑的始祖。”
阶级窑的出现,使德化创于宋、元的建白瓷技术趋于成熟。建白瓷瓷色白中闪黄,犹如凝脂,宛如象牙。且因烧成温度、气氛、保温条件的不同,可得纯白如乳、白中闪红等多种瓷色。国内外根据其不同瓷质釉色,分别赋予象牙白、猪油白、乳油白、珍珠白、天鹅绒白、虾须白等雅称。其瓷质纯洁细腻致密,釉色优美柔和,坯釉结合紧密,半透明度高,在灯光背景下,更见雅致。整体腻滑若脂、温润似玉、莹明如镜、凝重淡雅,享有“国际瓷坛明珠”殊誉,成为中国白瓷的代表,欧美称为“中国白”(BLANG DE CHINE)。1997年在法国打捞出来的一艘明代中国商船,从沉船中挖掘整理出1000多件明代德化象牙白瓷器,有茶壶、碗碟以及观音、弥勒佛等,现存巴黎博物馆开设专馆展示。清朝中叶,建白瓷烧制技术失传,一直到现代才又恢复。
装饰上,明代开始有贴花、堆花工艺,均属白瓷本色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