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窑影青瓷观音像(元代)]
明代的产品不仅数量、品种多,质量也高,器形复杂多样,著名的正德碗口沿外撇而卷,腹部宽深。高足碗的足更外撇,器形端重。大型器有龙缸、落地花瓶、坐墩等,还有胎薄如纸的脱胎器、小巧玲珑的用器及玩具,以及各种祭器、供器、拜砖等宗教用器。釉色也有突出成就,青花瓷的色泽、风格不一,明初仍用进口青花料,在鲜艳的青色中点缀着浓黑的大小斑点,是青花瓷的最高峰,明成化以后采用各种国产青花料,其中有江西乐平的陂塘青(又名平等青)、瑞州的石子青、“回青”、浙江的浙青等,烧出的青花色泽浓淡不一,有的浓中带灰,有的柔和淡雅,有的蓝中微泛红紫色。彩瓷是明代在釉色上的创新,采用低温的釉上彩和高温的釉下彩相结合的技法,使釉面呈色丰富多彩,可分为点彩、覆彩、染彩、填彩、青花红彩等多种。官窑产品的彩瓷以釉上红彩、青花红彩、斗彩、金彩等最为著称,单色彩瓷中又以甜白瓷、铜红釉瓷、蓝釉瓷、孔雀绿、纯黄低温铅釉等彩色最佳。民窑产品中青花色泽带灰,产量虽多,但质较差,直到明嘉靖以后,实行“官搭民烧”制,产品才能与官窑相媲美,甚至超过。彩釉瓷在明正德以后又有红色釉上彩及红绿彩瓷,还新创以黄、绿、紫为主色的“素三彩”。器物上的装饰技法有描花、堆花、暗花、锥花、玲珑等,以彩绘图案为主,题材有动物、植物、人物故事、山水及与宗教有关的八仙、八宝、八吉祥,并有“福”“寿”等吉祥文字,还流行绘写梵文、波斯文、阿拉伯文构成的图案,边饰纹有缠枝、串枝、缨络、回纹、云纹等。器物底部官窑产品印年款,民窑书人名、堂名或吉祥语。
[宋、元影青出土地点分布图]
清代的制瓷技术更为成熟,原料选择、加工更精细,瓷胎中高岭土用量大,釉中氧化钙含量降低,烧成温度达到现代硬质瓷的标准。器形品种多样,除日用器外,有陈设和玩赏器、文具、娱乐用品、祭祀用具、宗教法器等,并仿造古器和其他工艺品及外国瓷器。装饰技法仍以釉色地加彩绘的综合装饰为主,又新创转心、转颈、玲珑等精巧的雕镂技术。纹饰除继承明代传统外,象征吉祥的动植物,宣扬伦理、歌颂升平的题材增多,还取材于宋代的绘画或戏曲故事,流行在瓷器上书写文章。官窑器底多书年款,民窑器底仍书堂名、轩名或人名,或附有各种图案标记。
[五彩镂空云凤纹瓶(明代)]
国内外影响及销售 景德镇窑的产品,自宋以后,成为国内外的畅销品,在全国各地发现的宋以后的遗址、墓葬、窖藏中,常有景德镇窑的瓷器出土。在江西、浙江、广东、福建等省发现的宋元窑址,有多处仿烧影青瓷。江西、浙江、云南、广东、福建等省的明清时代民窑,都烧造青花瓷,其中广东、福建一带的瓷窑址,产量很大。影青瓷和青花瓷是外销瓷中的主要品种。自宋以来,景德镇窑的产品主要外销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亚西亚等东南亚各国。元时主要销往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泰国、越南、柬埔寨及坦桑尼亚、伊朗、土耳其等亚非各国。明代以后,景德镇窑瓷器的质量达到历史最高峰,销售量激增,产品遍及亚、非、欧、美四大洲,明御器厂还接受西方国家的特殊定货,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葡萄牙、英国、土耳其、意大利等国至今尚保存有这类产品。从明代开始,景德镇窑的青花瓷烧制技术外传,朝鲜、日本、越南、伊朗等国在15世纪以后都开始制造青花瓷器,以后又传到叙利亚、埃及、意大利、荷兰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