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浙江温州平阳顺溪陶瓷作坊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2006年底,我调查整理顺溪陈氏后裔陈少文先生事迹时,通过翻阅史料,发现陈少文当年创办过很多实业,其中以开创顺溪陶瓷作坊影响最大。后经实地勘查核实,其历史遗存犹在。带着对陈少文先生的敬佩和对陶瓷作坊的好奇,日前笔者来到了位于顺溪镇溪北村的平阳瓷器三厂。
顺溪镇位于平阳县西部,属国家级风景区南雁荡山腹地,因溪顺流而下得名。顺溪山秀水美由来已久,这里层峦叠嶂,清溪环绕,茂林修竹,鸟语花香。或许正缘于此,陈氏先祖才决定扎根这里繁衍生息。一路辗转,来到顺溪已是上午10点半。远远望见一个硕大的烟囱高耸着,那就是本次要寻访的目标。接待我的是副厂长陈明光。
百年前的辉煌时光
据刘绍宽先生所写的《顺溪瓷厂记》载:“平阳瓷业之兴,始于南港焦滩,其出品可方闽浙诸窑,而去赣窑远甚。北港顺溪沙垟,有泥中烧瓷之用。少文先生居于其地,思兴厥利,乃筑窑厂,延瓷匠指授焉,出瓷与焦滩埒。又以其泥封寄日本。日本人验之,爱不释手,屡问所出,盖日窑之泥举莫此若也。”顺溪镇原有陶瓷作坊数家,因设备简陋、技术落后、销路欠佳而相继倒闭。陈氏第四份后裔陈少文先生鉴于乡里人多地少,不经营副业难以谋生。他详细调查当地矿产资源,发现邻近山间有几处高岭土质地优良、蕴藏丰富,决定捐资开掘,并率领工人赴景德镇瓷厂学习。返里后,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在顺溪沙垟(溪北村)新建了陶瓷作坊,这便是平阳瓷器三厂的前身。专门烧制碗、盘等日用陶瓷,销路畅通,声名大振。继而帮助乡人建立碗厂,并转让厂房10多间供别人经营。短短两三年间,顺溪从事陶瓷业者猛增到70多家,300多人,产品远销江苏、山东等地,让人刮目相看。
1942年,陈希贵等人在原有陶瓷作坊的基础上创办顺溪瓷器生产合作社,共有社员32人,年产盘碗5万多个。1954年,顺溪碗业社和供销社先后建立,有社员100多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生产日用陶瓷转向工业瓷器和建筑瓷器,并以半机械化代替传统手工操作,产品也逐步以低压电瓷为主。至此,由于规模扩大,顺溪碗业社部分迁至水头镇后垟,称为平阳瓷器二厂。原在顺溪沙垟的陶瓷厂改称平阳瓷器三厂,加上苍南桥墩的平阳瓷器一厂,当时平阳共有三家陶瓷厂(目前瓷器一厂、二厂均已倒闭)。
平阳瓷器三厂从创办到如今,已历106年,其不平凡的历程彰显着厚重底蕴。现在厂里依旧保留着当年作为陶瓷生产场所之用的3间祖师庙,乡人为感谢陈少文先生的功绩,曾专门在祖师庙里设了他的灵位(现已转到陈少文故居陈列馆中),成为重要的历史实证。
瓷器制作工艺流程
一间间简陋的厂房,一台台陈旧的设备,一个个朴素的农民,这是瓷器厂留给我的最深印象。这些因素也大大束缚了工厂的发展。在参观厂房时,笔者对制作瓷器的生产工艺和流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陈明光对此侃侃而谈。制作瓷器首要解决的是原料选择问题。像这种低压电瓷需要一种特殊的瓷土,而本地缺乏原料,必须到水头购买。“陈少文先生当年创办陶瓷作坊时,原材料蕴藏不是很丰富吗?”笔者冒昧地打断了陈明光的介绍。“那是老皇历了,陈少文早年创办陶瓷厂时,顺溪陈族的山场里本无瓷土,必须到邻乡岳溪的山场里取土。1927年时就曾为瓷土价格问题发生争斗。县衙判决沙垟陶瓷厂不得到岳溪取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创办起来的陶瓷厂濒临倒闭。陈少文等人受族众所推,与对方理论,终于推翻原判。同时,又设法与岳溪林族有威望的人士联络,最终两地握手言和,终使顺溪陶瓷业得以顺利发展。”这一小插曲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顺溪陶瓷作坊薪火相传的来之不易。
原料问题解决后,要进行原料球磨。通过压路机对瓷土进行碾碎处理。再经过清水冲洗,把泥沙等杂质处理干净。接着把瓷土再碾碎、晾干。下一步骤就是要通过固定模具使产品成型,不同产品使用不同的模具。半成品完成后,需要晾晒处理,如果碰到好天气只要三四天就行。如遇雨天,那只能望雨兴叹了。整个制作流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产品焙烧。在现场,笔者看到一个巨大的窑炉,足有4米多高。旁边堆放着一些专门用来装半成品的窑具。据陈明光讲,半成品在焙烧前,首先要放在窑具中,这样使产品不易变形。当产品焙烧时,炉内温度会达到1300°C,要持续烧上30个小时左右,大概要耗费上百斤的煤、油等燃料。焙烧工序之后,经过凉处理,才算大功告成。不过,也有意外情况发生,如果师傅的火候处理不当,那产品质量就要大打折扣了。最后经过成品检查,产品装配,整个流程才算告一段落。一批产品出炉大概需要 10天左右,如遇持续雨天那就不得而知了。
惨淡经营中谋出路
现在的平阳瓷器三厂属集体所有制,是温州地区保留至今为数不多的活陶瓷作坊之一。在职员工57人,退休人员90多人。以生产低压电瓷和代人加工产品为主,产品有瓷插座、瓷灯头、绝缘子、熔断器、闸刀开关等78个品种,主要销往瑞安、温州、上海等地,年销售额达100多万。当我想了解利润状况时,陈明光的回答令我有点惊讶。一年5%的利润仅够支付工人工资,毫无盈余可言。对此他也十分无奈。
据陈明光介绍,瓷器厂的工人以家庭妇女为主,年龄在40至50岁之间,人均月工资500元左右。在以农业收入为主的顺溪镇,一般家庭中的青壮年进城打工,仅留中老年人和孩子相依相伴,或许能在工厂里干还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如今的瓷器厂直接影响着几十个家庭、上百个人的生活。一旦工厂停产,那他们就得失业,这也是瓷器厂至今苦苦支撑的原因之一。
正像大多数民间工艺遇到的烦恼一样,如今的平阳瓷器三厂也面临着发展的瓶颈问题。陈明光说:“现在最缺的就是资金,我们一直在想方设法生产市场空间大、利润高的高压电瓷产品,可迫于资金一切无从着手。说真的,我们一直在寻找机会求蜕变。”他们始终坚持着,最为重要的是有着厚重底蕴的陶瓷厂还活着,没有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了。
在回来的车上,我一直在思考:顺溪百年陶瓷作坊能生存至今真是一个奇迹,也足以证明其顽强的生命力。作为珍贵历史文化遗存的民间手工艺,已经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坦的道路。当它们面对残酷的市场法则时,往往会变得遍体鳞伤。日后它将何去何从?自身及社会又该做出怎样的努力?这是许多民间工艺无法回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