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制造业在历史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上溯至秦汉时期,当时的“湖南制造”,主要以印染、刺绣、造瓷、造船等手工业为主,某些手工业已达到全国领先的水平。如马王堆出土的轻薄素纱禅衣重49克,其经纬丝纤度已达到与近代缫出的最精细的纤度相当的程度。东汉时湖南耒阳人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也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秦汉以来将近400年时间里,分裂战乱不断。湖南由于地处江南,受战祸兵灾的影响相对比北方少,经济仍得以持续发展。当时的湖南开始成为全国大米的重要产地和供应地。三国时,“长沙好米”已是名声在外。以粮食为原料的酿酒业在湖南特别兴盛发达。独具特色的青瓷制造业和麻纺织业、造纸业、造船业以及金属制造业也都有长足的进步。
清朝时期,出现了所谓“同治中兴”的局面。长沙的手工业和矿业开始向商品经济发展,行业分工逐渐细密。出现了角盒花簪行、戥秤行、京刀行、明瓦行、棕绳行、锡器行、翠器行、铜器行,并逐步向专业化发展(如一件产品的制成不再是一人包干到底,而是出现了流水线作业的雏形);生产规模也得以日渐扩大,周边地区冶铁业发达,长沙在同治年间出现了大型铸锅作坊;产品种类也大大扩大,当时被称之为“西洋货”的某些商品,长沙人也能自己制造,还可生产肥皂、玻璃瓶、棉纱袜等商品。
19世纪90年代,湖南先后开办了履和裕锑矿和湘裕炼锑厂,标志着工矿业正式产生。1895年,成立了“善记和丰火柴股份公司”,亦为湖南最早的近代工厂,几乎在火柴厂创立的同时,湖南第一个近代机械工业企业———湖南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成立,开创了湖南电力工业的先河。到戊戌前后(1898年前后)民营机械制造企业大量出现,如1896年朱昌琳等人开办的湘裕炼锑广,成为湖南近代冶炼业之始。
20世纪30年代初(1937年前后),湖南实业中发展较快的仍是工矿与交通运输业,得益于矿产资源丰富,湖南煤田遍布全省,锑矿产量为世界之冠。纺织业中,1931年省建设厅将原湖南第一纱厂更名为湖南纺织厂,扩充营业;机械业方面,1934年湖南机械厂与公路局修理总厂合并,成为湖南规模最大的机械工厂;造纸业与酒精制造业方面,1934年省建设厅在南门外猴子石建立湖南造纸厂,同年成立湖南酒精厂筹委会。
在这一时期,手工业出现萎缩甚至倒闭的现象,其表现一是陶瓷业由盛而衰,驰名中外的釉下五彩瓷器随之停产。鞭炮业也急剧下降。1933年湖南海关出口的浏阳、醴陵的鞭炮、烟花由1926年的11.3万担减少到只有5.3万担。火柴制革、卷烟等业生产下降甚至歇业。而全省第一家民营卷烟厂长沙华昌烟草公司也在1930年也被迫停业。创办于1897年的和丰火柴公司不堪竞争于1935年倒闭。在20年代兴盛一时,有过年产牛皮6万张记录的湖南制革业,到1934年下降到3万张。
在以往的一百多年间,三湘大地诞生了范旭东、李烛尘这样的著名实业家、民族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诞生了梁焕奎、梁焕彝这样的著名矿业主、民族矿冶工业的先驱。1978年,改革开放成为历史潮流,湖南人显得异常激动———那是一种对商机的天生敏感,一种与传统对接的渴盼兴奋。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反映最快、行动最早、奔走最急、去的最多的就是湖南人。二十九年间,三湘大地涌现出了一大批成功企业、企业家和优秀商人。湖南工业在突围中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