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庄今年底拟再完成40家企业整治
本报讯(记者 熊九成 通讯员 任国升)上月29日上午,佛山市南庄文化中心热闹非凡,主题为“政府搭台、推动转移、产区协调、合作共赢”的佛山·南庄陶瓷企业与国内陶瓷产区合作洽谈会在这里举办。当天,数十家准备进行产业转移的南庄陶瓷企业的负责人,以及来自湖北黄梅县、江西高安市、江西萍乡湘东县、湖北蕲春县、江西宜丰县、江西瑞昌县等十多个陶瓷产区的政府招商团参加了洽谈会,争相承接佛山的陶瓷产业转移。得知举办洽谈会的消息,佛山市乐从、西樵等镇的陶瓷企业家也纷纷要求参加了洽谈会,期望从中觅得良好商机。
据了解,按照佛山市及禅城区的有关整治工作要求,计划对南庄辖区内的75家陶瓷企业,分门别类开展整治工作,重点整治“淘汰转移”类企业。原则上将现有陶瓷企业的低端生产线全部搬离南庄。要进行全面和彻底整治,2008年1月1日前,完成第一批16家企业的关停工作; 2008年底前,完成56家企业整治(含以上16家);2009年底前,完成全部陶瓷生产企业的整治工作,以达到“一年初见成效、两年根本转变”的目标。
据悉,南庄的陶瓷产业专项整治工作近期已取得了第一阶段的重大突破,随着南庄村一家陶瓷厂的关停,第一批16家陶瓷生产企业已经全部关停,宣告了南庄镇陶瓷产业专项整治第一阶段初战告捷。在南庄,不少村都认识到陶瓷产业调整提升的重要意义,认为陶瓷产业整治是一次发展的机遇,纷纷希望通过这次整治,淘汰落后的陶瓷生产环节,赶走污染,改善生活和居住环境,引进高新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城市经济。
近年来,在土地、能源、原材料等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下,以及产业优化提升需要和节能减排工作推动下,我国陶瓷产业正在进行着新一轮的转移和战略布局,集中体现在陶瓷制造业由佛山等成熟的陶瓷中心逐渐向广东河源、肇庆、清远,四川、山东、江西、湖北、湖南等全国各地转移。南庄从2002年建设华夏陶瓷城始,就拉开了陶瓷产业调整的序幕。一方面大力发展陶瓷会展、商贸物流、研发和企业总部等现代陶瓷服务业,一方面推动高能耗、高污染陶瓷企业的转移。但大型陶瓷企业在新的地区,逐步改变了原来的粗放式发展,积极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给投资地带来真正的实惠。几年来,仅南庄陶瓷企业家到各地投资新办陶瓷厂就达90多家,累计购地3万多亩,投资额超150亿元,产值约340多亿元。
从引进到集聚,从低级到高级,从扩张到壮大,从做强到做优,是包括陶瓷产业在内所有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陶瓷产业调整过程中,由于政府积极推动,南庄紧紧跟上我国陶瓷产业调整提升和战略布局的步伐,并引领着佛山陶瓷产业向全国各地转移扩张。据南庄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产业、资本输出的大后方,南庄并不是不要陶瓷产业,而是将继续发展壮大会展、商贸、科研、总部等现代陶瓷服务业,同时通过华夏陶瓷产业联盟,整合行业和社会资源,推动制定有利于陶瓷产业发展的行业政策。南庄计划做全国各地陶瓷生产企业的后台,为其提供会展、商贸、技术、信息交流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