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陶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就已开始生产,但数量很少,胎体较厚,颜色不太黑。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生产一种夹炭黑陶,质地比较粗松。黑陶主要流行于父权制氏旅社会的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造型精美,漆黑光亮,胎壁较薄,有的薄如蛋壳,称为蛋壳黑陶。黑陶的原料是中砂性粘土、河流沉积土,经过精细的淘洗、充分的提炼和陈腐,陶坯成型以后要仔细修刮和打磨。在陶窑中焙烧时,开始用氧化火焰,使胎体硬结,在烧窑即将结束时,火焰控制力还原焰,并用浓烟熏翳,经过相当时间的渗炭,即烧成黑陶。黑陶的还原比值大于红陶,但小于灰陶,渗炭使胎体孔隙含有相当多的炭微粒。这些炭微粒很细,表面面积大,能把照射到胎体上的所有光波全部吸收,从而导致胎体变黑。至于黑陶表面呈现的光亮,主要是陶坯制成后尚未干透时,用鹅卵石或兽骨作成的光滑工具在上面打磨的效果。打磨不仅使胎体表面高低不平的结构填平补齐,而且让原料中的云母片、石英等物质的颗粒平行排列于坯体表面,这些矿物颗粒有反光作用,平行排列就可以减少光线的散射,增加光线的平行反射,因而出现光泽,所以黑陶表面熠熠发亮。河南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和湖北屈家岭等文化的黑陶器有碗、盘、盆、鼎、甗、高柄杯、斝、罐等。胎体比较厚实的作品是生活中的实用器具,胎体薄如蛋壳的则是为祭祀和殉葬而精心制作的。黑陶的艺术性与彩陶不同,主要持征是造型端庄,线条优美,通体墨黑,熠熠发光,工艺难度比红陶、灰陶和彩陶要高得多。黑陶生产主要用快轮成型,其主要生产时间为公元前2700年至前2000年前后,商、周、战国、秦汉时期也都有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