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福建建阳窑系生产的黑瓷,主要产品是茶盏。建窑黑釉茶盏简称“建盏”。建窑是我国陶瓷史上有名的民窑,北宋时始烧黑釉瓷,南宋达到高峰、元代继续烧造,明代以后停烧。建窑遗址主要分布在建阳水吉镇池中、后井附近。建窑黑瓷主要着色剂为氧化铁和氧化锰,尤其是氧化锰的含量高,接近1%,呈色纯黑光亮。建窑黑釉中还含有少量的氧化铜、氧化络、氧化钴等其他着色剂。不同配方的黑釉烧成温度和气氛略有不同,釉色机理的形成也有所不同。有的釉面上形成丝丝银灰或黄褐色纹理,叫作“兔毫斑”;有的显现形似油滴的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称为“鹧鸪斑”,后代又称“油滴釉”。有的在釉面上由细结晶组成斑点,斑点周围呈现蓝色光晕,并随观察方向的改变而产生光晕的变化,日本学者称之为“曜变天目”。还有的釉面为纯黑色。这些釉色同属一个体系,即均以铁作呈色剂,同为结晶釉。其区别在于釉中着色剂含量及微量元素含量比值不同,因此结晶形成的机理不同。建盏大部分为敛口斜壁,深腹、小圈足底,口薄腹底厚,造型小巧。有的出土器物底部印有“供御”、“进盏”款,是专为皇宫烧制的御用茶碗。宋代饮茶之风很盛。饮法是把事先制好的干硬的茶饼碾碎,罗细、在盏中调和,再将沸水滴滴点注,同时用茶筅击搅,使茶汤泛出白沫。比赛点茶的游戏叫“斗茶”或“茗战”,以汤在白沫持久为上,而先在茶盏上沾染水痕为负。黑盏观茶沫、验水痕最为适宜。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所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指的就是点茶宜用建窑兔毫盏。建盏除了釉色的优势,其胎体粗厚、略带气孔,也对保持盏内水温有利。因此建盏成为皇帝认可的首选茶具。宋代全国上下风靡斗茶,为满足需要,各地兴起不少专门仿烧黑釉茶盏的瓷窑,如江西吉安永和窑、河北定窑、山西临汾窑和广东、广东、浙江诸窑。这些民窑的黑釉茶盏,在当时也深受喜爱。宋、元时期建窑黑釉瓷作为商品被输往国外,朝鲜、日本、东南亚等地区都有发现。我国已失传的曜变天目盏,目前在日本还珍藏数件,它的传世为研究建窑和建窑黑釉瓷提供了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