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公司竞争的原版
少时读《三国演义》的小人书,感觉精彩无比。前几年读岳麓书社版本,沉浸在语言的美感和历史的宏大壮美之中。前几日又重读之,差点哑然失笑:现今的公司在自由或不自由的市场上的竞争,差不多是《三国演义》的翻版。
《三国演义》的开篇便是描述“东汉末年”,这意味着,东汉公司这个垄断公司已经走向破产,而群雄蜂起意味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公司已经成立,并展开了残酷的市场竞争。在这些公司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曹操的曹记有限公司、刘备的刘记有限公司、孙权的孙记有限公司、袁绍的袁记有限公司,等等。
在这些公司中,曹总的公司一开始就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后来并且兼并了其他两个公司。这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首先,曹总的公司拥有了东汉这个已经破产的垄断公司的庞大资源,先天就具有竞争的优势,有能力进行扩大再生产。其次,曹总的管理才能非同一般,他清醒地意识到公司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千方百计地吸引人才。陈琳在袁记有限公司打工时曾剥过他的皮,但他仍然不计前嫌地予以重用。从刘总那儿挖了徐庶过来,即使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也要留住。再次,曹总高瞻远瞩地看到最终的竞争无疑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因此大力建设企业文化。曹记公司的企业文化,达到了当时中国文化的最高水平,而曹总父子三人更是天才的文化大师。仅仅从这点看,位于蛮荒之地的西南、东南的刘记公司与孙记公司最终被曹记公司兼并,从一开始就是必然的。
曹总毕竟出身干部家庭,他的公司有着方方面面的资源。而刘总一开始不过是个打草鞋卖的农民,后来还被袁术羞辱过,他创办公司的过程就要艰难得多。一开始,刘总只是拉了一支农民施工队,与关、张两人先后为公孙瓒、吕布、曹操、袁绍、刘表打过工,后来才慢慢发迹,公司逐渐发展壮大。但刘总在一无资金二无人才,甚至连公司办公场地都没有的情况下,首先想到了可以利用东汉公司的这个无形资产。于是他自称自己是东汉公司的前总裁的儿子的后人,提高了公司的声誉。现在想来,那些借“茅台”、“黄果树”、“杨伟利”等知名商标谋取无形资产的公司,已经可以看成是抄袭刘总的创意了。当然,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不能没有人才。因此刘总才要“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这个高级管理人员出山。正是靠诸葛亮这个世所罕见的高级人才,通过兼并刘璋等人的公司,刘总才为自己打下一片基业。后来刘总的公司被兼并也从反面说明了人才的重要性。由于缺乏人才的“再生产能力”,除了挖姜维等人过来,在诸葛、关、张、赵、马、黄等人死后,刘记公司已经没有什么人才,以致“蜀中无大将”,只能“廖化作先锋”了。
当一个公司没有先天资源和无形资产可利用,用什么来挖第一桶金、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呢?很显然,只有向银行贷款。本来孙记公司也算是一个像模像样的公司,但第一任总裁孙坚在和刘表公司的残酷竞争中差不多使这个公司破产,以致他的儿子孙策只能去给袁术打工。孙策当然也不是久居人下之人,于是用传国玉玺作抵押,从袁术那儿贷了一笔款(几千兵马)去江东投资,最终打败了竞争对手,使公司发展壮大。等到孙权当总裁的时候,孙记公司已经成为实力雄厚的公司了。但是,它的最终破产而被曹(司马)记公司兼并,与刘记公司一样,同样也是出于对人才建设的不重视。在后期,孙记公司的体制日益僵化,并且总裁大搞腐败,既没有人才的再生产能力,又抽干了发展的资金,最终丧失了竞争力。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它和刘记公司一样,都没能创造出一套先进的企业文化。一个没有企业文化或没有先进的企业文化的公司要想长久地保持竞争力,是无法想像的。
纵观《三国演义》,再回头看看今天,发现历史与现实竟有许多相通和相似之处。西哲有言“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果不其然。现代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公司竞争主要凭依的是资金、技术、人才、无形资产、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而一部《三国演义》,早就痛快淋漓地阐释了这些有关竞争要素的组合过程,以及竞争的模式和理念。这真的让人感慨万千,不知道当代是历史的重复,还是历史是当代的预演。而罗贯中老先生写作《三国演义》的这一良苦用心,竟然没能为公司老总们体会到,这实在也怪不得他老人家在阴间不得不苦笑三声,仰天长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