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候,翁先生感觉自己所处的轻工行业已经属于“日落”行业,被调整只是个时间的问题,同时上海正在向金融、服务等行业转变。他本身对于国外餐饮连锁业非常感兴趣,经过全面分析后认为中餐的连锁业也大有可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他毅然放弃了专车接送、高薪酬的经理职务,一头扎进了创业者的大海中。
屁股一沾凳子就想睡
在创业项目选择上,翁先生大动了一番脑筋。既没有资金也没有经验的背景,迫使他只能寻找比较冷门的项目,“别人都不愿意做的项目或者还没有涉足的项目,面临的竞争非常少,也更加有利于企业在初期迅速飞快成长起来”。
从餐饮业入手,从小的餐饮店入手,“小产品可以带动大连锁,更加有发展前途”。经大量的调查、考证后,翁先生圈定了馄饨项目,之后他深入到“前线”偷师学艺。
为了掌握整套生产工艺,翁先生连续几天平均工作16个小时,“我简直到了屁股一沾上凳子就想睡觉的地步”。这天,实在撑不住的他跟同事打了声招呼打算回家休息,但困极了的他竟然在自行车上打起瞌睡来了。
突然,刺耳的汽车喇叭声将他从车上的睡梦中惊醒,他惊讶地发现自己正处在马路正中央非常危险,意识到如果再这样继续骑下去必然出车祸。索性把自行车往路边一躺,自己干脆席地睡了起来。
要知道,当时他的位置离家的距离其实只有几百米而已。睡在大街上的他引来了联防队员的怀疑和盘查,误把他当作外地来的盲流,要他出示身份证……。
“当时就是少吃,少睡,多做”,在这样信念的支撑下,翁先生终于开起了他的第一家馄饨专卖店。
“苗苗论”和“马拉松论”
经过5-7年的发展,企业进入了一个良好的循环,但同时外面的诱惑也越来越多,比如投资其他自己不熟悉的项目、各种外部资金的引诱、竞争对手快速发展等。为此,翁先生提出了———“苗苗论”和“马拉松论”。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就像一颗“小苗苗”,需要精心呵护,每一步都要相当小心,否则就会把"小苗苗"扼杀在萌芽阶段。“小苗苗”不能对它拔苗助长,必须精心呵护,顺应小苗苗的发展规律。
在发展的关键阶段,翁先生没有把大量的资金使用在管理上,“创建一个成熟、完整的管理体制可能需要几十万元,甚至是上百万元,可是一个企业最良好的发展形势是管理与企业发展速度相适应或者管理稍微领先企业的发展速度,这样可以发挥出企业管理的效率才最高,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关键部分去”。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像在进行激烈的“马拉松”跑,当竞争对手突然发力加快奔跑速度向前发展的时候,要坚持住自己惯有的奔跑节奏,合理分配跨出的每一步和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从目前来看,翁先生的连锁经营发展可能算不上迅速,但是他特别提到了要靠自身的赢利来发展壮大,“在我看来,连锁经营也不能盲目发展,其实企业发展的质比量更加重要,如此才能使企业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
翁先生的连锁经营对盈利控制得相当严格,“我们一般要求每家店每个月的赢利应该在5千元以上,如果每月的盈利只能维持在2千元以下我们就会建议其另外选择店址经营。保证每家店在一年内回收成本,让越来越多经营者看到加盟的利润空间”。
人才成为发展的瓶颈
对于人才,翁先生也有他独特的见解。“我们公司里的扫地、擦桌子的清洁工,我就认为他是个有文化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对于他的工作,他都能一丝不苟地顺利完成”。
翁先生认为,人才不仅仅是只有知识而已,有知识也并不一定有文化,人才是一个整体的概括,包括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等的道德品质。对于没有很高的文化但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员工,翁先生也会对他赞赏有加。
如今,翁先生的中式餐饮连锁经营虽然开展得有声有色,正在茁壮成长,但是他还是眉头紧锁,提到了人才问题。一个企业在发展的各个环节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是人才。
翁先生说他自己非常渴求人才,已经不是饥渴而是到了饥饿的地步。凭翁先生现在的经济实力,完全有实力请得起一个年薪几十万元的人才,但是他觉得这不仅仅只是一个请不请得起的问题,而是请来的人才对企业文化认同感的问题。
请来的人才用不用得好、留不留得住等都需要营造一个企业文化来支撑,否则一切都是空谈。目前,翁先生正在努力营造一个适合人才发展的企业文化。
“我是一个快乐的创业者”
翁先生表示,创业是件美好的事情,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亦或者在不久的将来,创业带给他的只有快乐。
在翁先生的眼里,他在创业道路上几乎没有碰到什么难题,也没有什么起起伏伏,以快乐的心态对待一切困难,“在我的创业路上最困难就是创业初期,但那也算不了困难。就是我在创业时忙得我缺乏睡眠,感觉非常非常累,从来没有感觉到过的那种累,但是我的心永远是快乐的,我是一个快乐的创业者。”
翁先生替自己定了两个目标:一是近年将连锁经营店在全国范围内开到1000家,同时涉足中高档的餐厅、饭店;二是做世界连锁品牌在中国的总代理,不局限于餐饮业。因为连锁餐饮业对于翁先生来说,已经是驾轻就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