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成功者谈“知识创业”
———访扬州青年创业者杭舟
人物链接:杭舟,扬州市青年创业者成功典型。1995年,杭舟大学毕业只身前往上海寻求发展,凭着流利的英语和过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继在韩资、台资、日资企业任职部门主管。1998年,杭舟回到扬州,办起了永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计算机和外语的专业技能培训。此后,永通数码发展迅猛,连锁店现已遍布扬城。
记者:你在上海时工作条件很好,怎么会想到了创业?
杭舟:我当时在上海一家日资跨国公司担任市场营销策划主管,工作环境很好,有一次陪朋友到扬州人才市场找工作时,我看到在人才市场很多年轻人因为不懂电脑操作、不会英语口语而难找工作,同时我发现扬州的培训业还处在低层次,大都只能进行初级技术培训和入门级英语培训,我想完全可以在扬州办一个专业的计算机和外语培训教育机构。
记者:这样的设想和你的专业理想有关吗?
杭舟:电脑应用和英语是我非常热爱的专业,我一直有运用它们干一番事业的理想。在对市场进行分析后,我把创业地点选在了扬州,因为中小城市启动资金少,竞争对手也相对较少,比较适合我这样白手起家的人。
记者:既然资源独特,想必你创业时困难并不大。
杭舟:不是这种情况。首先是资金,为了完成最初的资本积累,公司刚开业的时候业务很多很杂,比如卖硬件、打字、做网页等等,所有能赚钱的事都做。再者,知识型企业极为倚重人力资源,这是我当时遇到的最大困难,创业那段时期,人们对民营企业还有很多偏见,好的人才不愿来,而企业因为对员工素质要求很高,在人才市场也很难找到适合的人眩记者: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杭舟:人海战术。我从人才市场招聘了40名大学毕业生,然后在实际工作中自然淘汰。因为人员的素质和公司要求衔接不上,我就先充当员工的老师,把我知道的东西先一一教会员工。那段时间几乎天天加班,白天忙业务,晚上忙着培训员工,这个过程让我知道了什么叫“要想当老板先得睡地板”。最后这40个人中间只剩下了两个,后来他们就成了我的第一批员工。
记者:如果有人也想用“知识”创业,你建议他考虑哪些因素?
杭舟:我想应该是市场容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低这三方面。并不是所有知识都能成为财富,只有把不同的知识用不同的形式包装起来,才有可能变成财富。首先你得考虑你所拥有的“知识”是不是符合大众所需,简单地说就是你的知识产品能不能卖出去。其次得考察“知识”的技术含量有多高,在同行中的占有率怎么样,因为它关系到今后竞争对手的多寡。办企业没有利润是不行的,你的“知识”连同你的管理水平如果能带来一本几利的利润,那你的公司就可以开张了。
记者:知识企业挖第一桶金有诀窍吗?
杭舟:在上海从事企业管理的经验告诉我,知识型企业最重要的是不能跟风。记得公司刚开业的时候,扬州的大部分科技公司都在卖电脑硬件。卖电脑硬件能不能赚钱?能,但第一桶金早被别人挖去了。虽然在创业初期永通也卖过硬件,但这一直不是公司的主业,我的创意和优势在技能培训上。开业三个月公司步上正轨后,我开始肃清所有副业,集中精力搞技能培训。
记者:那你又如何扩张自己的这些优势?
杭舟:永通数码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开业之初公司就已确立了技术优势。因为人手不够,创业初期很多课都要自己亲自上马,我也成了扬州第一个三维动画教员、第一个美国口语教员、第一个电脑效果图教员、第一个托福雅思教员。在上课的形式上我们突破当时培训班固有模式,所有老师都为全职,这一点使我们可以开展小班教学,学员能有更多时间接受一对一的教学。同时在常规班制以外,开设了“随意班”,就是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就可以开课。这一切在其它培训班或者是学校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们却做到了。培训业讲究的是成果,有了这样的教学质量保证,我们的学员越来越多,市场越做越大。
记者:可以看出知识企业想要占领市场必须要有独有的东西。
杭舟:这是知识企业生存的根本。永通现在95%以上的培训课程都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我们的教材都是我和老师们共同编写的,可以说我们在出售培训产品的时候,更在输出永通品牌,创立一个永通标准,这使我们在同行业竞争中能保持长期优势。
记者:永通一直在上升,是什么让公司能保持这样的状态?
杭舟:我在公司里提出了“人脑也升级”的概念,这个概念一方面可以看作教育培训业是取之不尽的市场财富,另一方面也是在鞭策我和员工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头脑。知识经济的一大特点是更新速度快,如果我们不学习,我们的公司很快就会被市场落下。永通数码的员工每年都有到北京、上海等地深造的机会,公司要求他们带着新技术新知识回来补充知识库,我们编写的教材每年都要进行修改,这也是其它地方无法做到的。我个人也有近期去深造工商管理博士的计划,我认为无论老板或者员工,个人的成长只有快于企业成长才能把控企业的发展。